跳台下,观众抛下的布娃娃堆成小山;跳台上,18岁的全红婵眼神专注如初。

11月6日上午,广东奥体中心游泳馆,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预赛在这里举行。广东组合全红婵/王伟莹以297.54分的成绩排名第三,顺利晋级当天18时举行的决赛。

预赛第一被上海队的陈芋汐/掌敏洁以339.06分夺得,四川队李蕊汐/卢为以309.90分位列第二。
时隔183天重返赛场的全红婵,正以一次次的起跳、翻腾、入水,书写着属于她的复出故事。

预赛战况
十五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预赛共有27组选手参与角逐。
全红婵和王伟莹组合第一轮便以48.00分排名第三,开局稳定。第二轮,她们获得47.40分,继续保持在前列。

比赛过程中,全红婵和王伟莹在第五轮选择了难度系数高达3.2的5253B动作,凭借75.84分的优异表现,最终以297.54分的总成绩锁定预赛第三名。

上海组合陈芋汐/掌敏洁以339.06分的高分位列预赛第一,四川组合卢为/李蕊汐以309.90分排名第二。

复出之路
这次预赛的成绩,是全红婵经历183天休战期后交出的答卷。
11月2日晚,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在女子团体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中惊艳亮相,以235.86分位列第一,帮助广东队夺得十五运会跳水项目首枚金牌——女子团体冠军。

资料图片 广东队夺得跳水女子团体金牌 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林桂炎 林清石 摄
那场比赛中,全红婵从容不迫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再现久违的“水花消失术”。
对熟悉跳水界的人来说,全红婵的这次复出堪称“王者归来”——她因旧伤复发和身体发育的不适,自5月起暂别赛场,甚至放弃了世锦赛。

决赛结果
11月6日晚上,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战幕拉开。
经过五轮动作的激烈角逐,全红婵与王伟莹组合最终以第五名的成绩结束了十五运会的征程。上海队的陈芋汐/掌敏洁组合以350.22分夺冠。

全红婵在本届全运会的比赛已全部结束。根据赛程,她并未报名参加女子单人10米台的比赛。
发育挑战
全红婵面对的,是女子跳水运动员闻之色变的“发育关”。

从东京奥运会到如今,她的身高从1米43增至1米53,体重也从38公斤增加到46公斤。

每增重一公斤,就意味着起跳高度减少2厘米,空中重心极易偏移。她曾稳定95分的207C动作,一度跌至60多分。

为了控制体重,她需要频繁称重,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她的饮食非常严格,“早晨吃两个蛋清和半片面包,午餐则是100克鸡胸肉和50克米饭,连水果摄入量也要精确到克数”。

奥运冠军高敏对此表达了理解:“可以想象她对自己有多么苛刻。”

完美表现
体育精神最本真的模样,不是永远站在顶峰,而是在跌落时守住热爱。

为了备战这次全运会,全红婵每天要测好几次体重,减肥计划精确到“克”。昨晚出现在比赛场上的时候,“全妹”的体型看着还是健硕,但能发挥出这样的水准,可以想象背后的努力。
面对这一切,全红婵选择沉默蓄力。赛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三个字:“我真棒!”

微博截图
这简短的三个字,不仅是对自己183天坚持的肯定,也是在回应所有的质疑。
为了备战全运会,全红婵在训练馆里继续着日常训练。控制体重、反复练习、治疗旧伤——这一切对她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

今晚的决赛,全红婵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已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超越。
体育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永远胜利,更在于在逆境中再次出发的勇气。
图片 | 钟振彬 周巍
文字 | 周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