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5月4日,记者从四川沐川朱鹮繁育中心(以下简称“繁育中心”)获悉,近日,繁育中心今年人工孵化的首只朱鹮宝宝顺利诞生。
记者了解到,4月28日晚,繁育中心孵化室内一颗朱鹮蛋出现了裂缝,经过40多个小时的持续观察,4月30日下午,编号为MC22-1的雏鸟破壳而出,成为2025年出生的第一只“沐川籍”朱鹮。
繁育中心技术人员吴永中介绍,该雏鸟体重51.4克,为标准体重,在20多个小时后开始喂水,并在5月2日进行了首次喂食。雏鸟所吃的食物包括泥鳅、鸡蛋黄、苹果及维生素等,目前每天喂食3到4次,后续喂食频率根据情况而定。
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素有“东方宝石”“吉祥鸟”美誉,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据悉,人工孵化的朱鹮雏鸟需经过40天左右的育雏期,待身体情况良好能自主采食后,可放入育雏笼,并完成人工繁育过程。每年3月,朱鹮进入繁育期。今年,繁育中心共有20多对朱鹮参与繁育,目前已产下70多枚蛋,这些蛋的受精情况还未检测完。
人工孵化是朱鹮种群抢救性保护复壮的一种繁育方式,能有效提高人工饲养朱鹮种群繁育成功率。近年来,四川持续开展朱鹮饲养、繁育、监测、医疗、科普等工作,朱鹮人工孵化成功率逐年提升。去年,繁育中心开启了西南地区首次朱鹮野化放归训练,目前训练状况良好,首批完成野化放归训练的朱鹮将于近日放归大自然。
视频素材由四川沐川朱鹮繁育中心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