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曦悦 川观新闻记者 罗海韵
5月12日下午,广安市前锋区福辉鞋业有限公司,工人王思俞正在裁断车间的视觉自动喷墨画线机前工作。仅仅1分钟后,鞋面便呈现印花图案。“现在1台机器顶7双手,日产量达到7000双。”王思俞说。
5月12日,前锋区福辉鞋业有限公司内,工人在视觉自动机喷墨画线机前工作。
近两年来,福辉鞋业已引进110台智能设备。从裁断、缝制到包装,全生产线配备自动切割机,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生产效率提升30%。
“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福辉鞋业行政部经理胡德军介绍,从2022年开始,公司投入600万元启动智能化改造。转型效果立竿见影,公司今年一季度产量突破30万双,较改造前提升20%。
订单结构也悄然变化。过去,企业60%的订单依赖日本市场,如今欧美订单占比升至30%,国内头部品牌合作意向更浓,“最近正与童鞋品牌接洽,对方看中我们智能生产线和品控能力。”胡德军透露,新订单一旦落地,年产值有望再增4000万元。
当日,在前锋区轻纺孵化园标准厂房的四川中亨鞋业有限公司,一箱箱贴着“小白鞋”标识的鞋盒正被分拣装箱,准备从仓库发出。电商部主管张梓逸带着团队,正在核对跨境订单数据。“这批韩国订单要尽快发出去,已经打包了3000双,”他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大屏解释,“通过分析线上消费者的改良建议,研发团队不断推动产品设计升级。”
5月12日,福辉鞋业生产车间,工人用机器裁剪鞋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个主攻出口的“外贸老兵”开始战略转向:增设自营直播基地,更多面向国内市场,通过多渠道打开销路,将电商产值占比提升至20%,内销市场贡献率提升至30%。
外贸企业的转型之路,与前锋区“外贸护航计划”的推行密切相关。前锋区贸促会会长青飞介绍,今年以来,前锋区为企业协调“信保贷”等金融工具,出口退税平均办结时限不超过1个工作日,推动企业参与外贸出口信用保险,组织企业参加第137届广交会、第四届西部跨境电商博览会,兑现各类外贸奖补资金202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助企纾困,对接协调拓展渠道,兑现政策惠企利企,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外贸经济转型升级。”前锋区相关负责人说。
图源前锋区融媒体中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