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女性健身房争议中走红 “95后”创始人:器械更贴合女性特点
华西都市报  7小时前

  

  全女性健身房的器械设计比较小型化,重量也相对轻一些。受访者供图

  “从教练到学员全是女性,简直是‘社恐’福音。”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报了一家全女性健身房,无论是器械、课程还是整体氛围都让她有很好的体验。与她有相似感受的人不少,随着运动健身成为一股潮流,全女性健身房逐渐兴起,只接待女性的特点,吸引了很多健身女孩前往。

  “我们的初心是针对女性生理特点提供更有个性化的服务。”“95后”健身教练张世妍在成都经营一家全女性健身房,5月15日,她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虽然很多人对“全女”的概念褒贬不一,但在她看来,无论什么健身房,提供专业服务才是根本。

  健身课程设置更贴合女性

  定制器械符合女性生理特点

  1996年出生的张世妍,两年前和朋友合伙开了这家健身房,只接收女性会员。

  “我们调研了市场,发现成都的全女性健身房很少,觉得有一定市场前景。”她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在一家传统健身房工作,手里的会员百分之九十都是女性,开一家全女性健身房在她看来很有潜力。

  除了市场,她还关注到有些女生在传统健身房里存在内向放不开,不敢穿太大胆的衣服,部分器械的强度吃不消等现象,因此她决定为想要健身的女性提供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

  “我们的器械都是定制的,专门针对女性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张世妍说,女性身型普遍比男性娇小,力量也与男性有一定差距,所以器械设计得比较小型化,重量也相对轻一些,方便大部分女性使用。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全部都是女教练,还会在传统健身课程内容中,去掉一些适合男性训练的内容,加入符合女性训练特点的课程,比如在力量训练中为女性专门设计了一套课程。“因为男女天然在生理结构上有差异,训练的课程内容也要进行个性化调整。”

  不仅如此,张世妍告诉记者,有一些健身房会因为女性生理期无法剧烈运动,特意延长了健身卡的使用周期。“但我们只是课程次卡,所以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市场褒贬不一

  提供专业服务才是根本

  “生意越来越好了。”张世妍告诉记者,最开始健身房只有60多个会员,到如今已经增加到了200多个,并且有不少人是基于女性个性化定制课程而选择全女性健身房。

  她观察到,不少女生在全女性健身房中更加轻松放得开,不必担心与异性教练肢体接触的尴尬,更专注于训练本身。“女教练对学员情感的捕捉相对敏锐,可以在训练的时候提供更多情绪价值,甚至偶尔还能聊聊八卦,氛围很好。”

  “这里全是女性,能轻松找到一起训练的伙伴,大家相处起来都很放松。”市民雯雯对全女性健身房兴趣浓厚,她坦言自己一直对身材不太自信,性格又比较内向,每次去普通健身房,看到很多男生,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才敢推门而入。后来她了解到全女性健身房,打算办一张季卡体验一下。

  然而,网上对此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去全女性健身房本质上是对公共区域的放弃”“既然害怕就要勇敢克服啊”……

  对于这些说法,张世妍并不认同。在她看来,并非所有人都能像社交达人那样无所畏惧,总会有人羞于在公共区域或者异性聚集的地方锻炼身体。“如果她们实在克服不了这种心理,难道就要因此放弃锻炼的想法吗?”张世妍说,全女性健身房的本质是为那些平时不敢去健身房的“小白”提供一个更舒适、符合女性生理条件的运动环境,让她们能够先习惯规律运动,逐步建立起信心。

  “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专业度和服务内容本身,不应该拘泥于性别。”张世妍计划,等生意越来越稳定后,把场馆扩大或者开分店,也会创新更多针对女性的专属活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赵奕杨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