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诗人黎阳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东北的松嫩平原,黑龙江讷河县,成年后在天津打拼过十年后来到成都定居生活已有十多年。从讷河到天津再到成都,地理意义层面的位移,也带给他诗歌创作的丰富素材。
近日,黎阳的最新诗集《蜀道》,作为四川省作家协会2024年度重点扶持作品,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这也是继他2024年春天推出诗集《西岭笔录》之后的又一部新作。5月19日,《蜀道》在四川省作协举行首发式。
《蜀道》
在这本新诗集中,黎阳作为将他入川十五年生活体验,将视角从“异乡人”转换到“在地者”,从地理、历史、人文、草木等多维度给予诗意的展现。尤为显得特别的是,全书以四川21个地市州车牌字母(如川A成都、川B绵阳)划分章节的结构设计,构建起一部诗歌版“四川志”。在“川A成都”中,诗人身处东郊记忆,“在砖瓦的缝隙里,寻觅光阴的碎片”;“川T雅安”以“心在草木九宫间”呼应茶马古道的历史回响;“川E泸州”则用“玉碗盛来琥珀光”解构酒城文化基因。 “川V甘孜”则捕捉“一只雪豹从都市里捎来春天的温暖”……
对于“蜀道”这个诗集名字,诗人龚学敏这样诠释,“蜀道这两年很火。古老的蜀道如何成为每个人心中当下的蜀道是个问题。黎阳笔下的蜀道是从爱情开始,他是为追求爱情而到四川,然后走出一个诗人的新蜀道。可以说,他来了四川以后,把蜀道走的更宽了。”
作家杨献平评价黎阳“作为一位出生于北方的诗人,从北到西,做行路人,写天下诗,体现了他提炼万物入诗的能力。黎阳笔下的蜀道诗歌写作既带有极强的历史纵深,又紧密联系当下时代,具有很强的文学宽度和厚度。黎阳足迹遍及全川,从地理、历史、人文、草木等维度展现四川的独特魅力,诗行中沉淀着’蜀’地文化的独特基因。”
据了解,该书已被列入“四川当代文学文献档案库”,黎阳将携本书在四川乃至全国举办系列“诗歌行走”活动。
《蜀道》首发式嘉宾在四川省作协大院合影
(图片由黎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