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日报点赞四川广元昭化区机关食堂杜绝餐饮浪费:分批炒菜锁鲜味 账本精算遏浪费
来源:人民日报
临近饭点,四川广元昭化区机关食堂,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取餐处,豆角烧肉、鱼香肉丝、凉拌西蓝花、清炒空心菜放进保温餐台;后厨里,颠勺、翻炒、起锅,锅碗碰撞声此起彼伏,厨师们忙成一片。
“我们以前常把菜一股脑儿全炒了,有的人来得晚,看菜放久了不新鲜,可能就不吃了,造成浪费。现在是根据每天的用餐人数,按批次来,分批炒菜。”昭化区公务服务中心主任熊军说。
2022年,昭化区机关食堂更换餐具,结合大伙意见,换成小碗小碟,就连后厨炒菜都改成了小锅。在熊军看来,机关食堂刷脸就餐,人数统计也很方便,每天按照人数分批次炒菜,既能避免食品浪费,又能让大家吃上热乎饭。
在昭化区机关食堂,从采购到储存,从出库到配菜,还实行了全链条、全过程节约。
“头一件,就是增加采买频率。南瓜、土豆等易储存的食材,为图省事,以前一周买一回,吃不完的堆在仓库里,积压久了也会放坏。现在我们按需购买,和农贸市场联系,改成每天配送。”厨师长张德东说。
入了库怎么储存?张德东的法子是按品种、类别严密包装,根据各类食品保质期的不同,检查频率也有区分。“出库也有讲究嘞,以前登记没这么规范,米面粮油随用随取,现在都得签字,登记在册才行。”张德东说。
除厨师长外,如今,张德东还多了个新身份——食堂反粮食浪费“监督员”。他不仅要提醒就餐人员“勤拿少取”,还会对倾倒餐食过多的浪费行为进行及时制止。有时见剩菜倒得多了,他也会反思,是不是菜品不合大伙口味。细琢磨、勤打听,食堂菜品根据大家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有的就餐人员反映红烧坨子肉量太大,他就将肉做成小份;有的人觉得红烧鲇鱼过于肥腻,他就换了鱼的种类。
“能感觉到,大家节约食品、珍惜粮食的意识越来越强了,自助取菜时,都是吃多少拿多少。当天剩的白米饭我们也不会浪费,而是做成酸菜炒饭,当天晚上主食多个选择。”熊军说,食堂每周都会复盘,依据反馈不断改进,从细微处厉行节约。这不,眼见天热了,食堂把汤品改成绿豆汤为大家解暑。根据统计,与2022年以前相比,昭化区机关食堂在采购环节的食材用量节省了约8.7%,厨余垃圾减少了26%左右。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编辑:杨凡审校:怀初侠主编:张晓博
四川新闻 闪电新闻专栏
作者: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