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欠发达县域 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川政协报  3小时前

  本报讯 (见习记者 代艺) 5月16日,省政协召开“39个欠发达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省政协副主席刘成鸣、刘旭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商务厅通报了我省39个欠发达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并回应委员关心关切问题。与会人员围绕进一步完善政策帮扶机制、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进行互动交流。

  刘成鸣指出,近年来,省委高度重视39个欠发达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建机制、出措施、结对子、抓项目、搭平台等举措推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要进一步深化产业意识,提高当地群众产业发展认知,激活内生动力;要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以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为目标,选准产业、做大产业、做亮产业;要建立目标导向落实机制,压实责任链条,确保项目推进早谋划、早落地、早见效;要设置土地调节机制,助推39个欠发达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刘旭光指出,39个欠发达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加强协同性发展,因地制宜,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做好一二三产业、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要加强帮扶针对性,辩证施政、精准施策,用好用活托底性帮扶支持政策,提升帮扶效能;要加强产业带动性,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整体发展,释放发展动能;要注重内生性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欠发达县域特色农业产业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