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村公益性岗位为“小切口”进行监督 刹住“岗在人不在”之风
首屏新闻客户端  6小时前

  “我们在乡纪委组织的廉情院坝会上投了票,重新选了新的道路维护员来负责打扫。”“现在每天都有人按时来打扫,垃圾也按时清运,大家心情都好了。”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纪委干部,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大坝村一组村民纷纷表示满意。

  是什么事让村民满意?这要从去年底说起。“垃圾库长期都是堆满的,马路上有垃圾也没人清理。”去年12月,叙永县纪检监察干部周诚在水潦彝族乡大坝村开展“有事找纪检·清风暖民心”活动走访时,收到该村一组群众反映:公益性岗位人员张某长期未履行岗位职责。

  向群众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周诚又到所涉路段实地察看,发现确实存在乡村公路垃圾未清理,环境脏乱差问题,遂将问题反馈至水潦彝族乡纪委督促落实整改。该乡纪委随即到村开展摸排,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审查大坝村公益性岗位用工名册、工资发放等资料,核实到张某确已外出务工数月,未履行公益性岗位职责,但公益性岗位补贴仍在发放。

  查清事实后,水潦彝族乡纪委随即督促清退公益性岗位“岗在人不在”人员张某,并追回其违规领取的2000元补贴。大坝村劳动保障协理员陶某因未对公益性岗位在岗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导致出现“岗在人不在”等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针对发现的问题,水潦彝族乡纪委举一反三,将农村公益性岗位突出问题作为监督重点,通过数据比对、实地走访、电话抽查及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精准监督。截至目前,该乡纪委已发现并督促整改农村公益性岗位相关问题6个,处置问题线索2件,立案2件2人。

  为推动农村公益性岗位“公益属性”真正落地,水潦彝族乡纪委从岗位开发、审批、管理等方面查找根源、提出对策,推动乡社会事务办完善公益性岗位制度规定2项,督促乡社会事务办、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各村(社区)开展自查自纠,清理调整公益性岗位人员21人,从查处个案向解决共性问题拓展,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叙永县纪委监委以农村公益性岗位为“小切口”,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横向与职能部门协同监督,纵向延伸到村级专责监督的县统筹抓乡促村工作机制,联动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数据筛查比对、线下精准巡访、联动监督检查、高压查办案件等方式,截至目前,共发现公益性岗位问题线索43件,立案31件31人,党纪政务处分31人、组织处理12人,推动主责部门整改问题89个、健全监管制度7项。

  蒲娇 记者 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