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巡护队员在黄土梁陡峭山脊上追踪大熊猫足迹时,镜头记录下珍贵画面:野生大熊猫攀爬上树、黑熊抓痕深嵌树干......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第九次川陕甘三省联合巡护大熊猫国家公园行动正式启动。来自四川、陕西、甘肃的联合巡护队,兵分10组,对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陕西宁强青木川镇,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等多地所辖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跨省巡护。5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提前跟随第二组巡护队,从九寨沟勿角镇翻越黄土梁,直击巡护现场。
巡护队山上巡护 (唐超 摄)
海拔3300米气温5℃
高山杜鹃顶着寒风露出花苞
5月21日上午9时许,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九寨沟县的勿角镇,山的另一侧就是绵阳市平武县。随着黄土梁隧洞投入使用,曾经的盘山公路已被封闭禁止通行。“人类活动痕迹少了,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更大。”
“黄土梁的山顶,就是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陕西省汉中市的分水岭。”平武县公安局白马派出所所长韩代明介绍,一条路可以抵达九寨沟,以前到九寨沟的老路,需经过黄土梁。而顺着这座山穿越,可到达汉中市的白水江。
从勿角镇进入盘山公路,沿途可见滑落的山石阻断道路。由于海拔攀升,山上的树木开始变得稀少,山顶上只剩下一簇簇高山杜鹃还顶着寒风露出花苞。“这里海拔有3300多米,气温和山下相差很大。”韩代明说,绵阳城区的气温达到了35度,而这里只有5度左右。
巡护队上山巡护 (唐超 摄)
平武、九寨沟、白水江的12名巡护队员背着给养,沿着山顶的小路前行,不时查看路边的草丛是否有野生动物的痕迹。在他们的背包里,有保持体力的黄瓜、苹果、牛肉,领队的包里还有一部卫星电话。“山上没有信号,遇到危险时,这部卫星电话能救命。”为体验他们的巡护难度,记者跟随其后,但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
山顶上的植被稀少,巡护队决定选择从黄土梁的二道坪上山。从这里翻过去,穿越黄土梁,就能到达白水江白马河保护区。记者注意到,随着海拔降低,山坡上有了杂树、乔木。到了二道坪位置,山边上还长出了大熊猫喜欢的缺包箭竹。
巡护队在山上休息 (图由巡护队提供)
7公里走了5个多小时
拍到大熊猫、黑熊等动物轨迹
到达二道坪,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汇聚成小溪,小溪两侧的树枝已长出了新芽。藤蔓植物攀爬在杂树上,遮挡住各种植物的原始面貌。
“这里有箭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康泽沼发现了隐藏在藤蔓植物后面的缺包箭竹。康泽沼说,箭竹是大熊猫主要的食物,需要叶子嫩绿。但从刚才查看情况来看,缺包箭竹还没有长出新叶子,“可能是气温还没有起来”。
和康泽沼一起巡护的冯一帆来自九寨沟保护区,他是第二次参加三省联合巡护大熊猫国家公园行动。“我上次是2021年,参加联合巡护的次数确实少,这次参加联合巡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好大熊猫的生存空间。”冯一帆说。
冯一帆介绍,这次联合巡护共2天时间,他们先从王朗巡护到九寨沟的勿角镇。经过一晚的休整后,再从二道坪巡护到汉中市的白水江。“我们20号早上从王朗出发,经过5个小时的林间穿越后,抵达九寨沟的勿角镇。”冯一帆说,他们这次巡护,主要是沿途查看是否有人偷猎,是否安放有捕猎套,以及大熊猫、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
黑熊拍击树木留下的抓痕 (图由巡护队提供)
短短的7公里山路,让巡护队员走了5个多小时。“路不长,但山上的路很陡,看着只有100米左右,往往要攀爬半个小时。”冯一帆说,路途虽然艰险,但还是收获了快乐。在巡护到勿角的路上,他们收集到大熊猫的粪便,还在王朗东沟区拍到了黑熊拍击树木留下的抓痕。
拍到活体野生大熊猫 (视频截图)
从二道坪下山,手机有了信号,从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传出拍到活体野生大熊猫的消息。5月21日早晨8时30分,巡护员罗春平、周华龙巡护至竹根岔区域时,发现前方50米的位置有一只野生亚成体大熊猫栖于树枝上。两名巡护员随后蹲守观察,并用手机记录下大熊猫姿态悠闲的全过程。大熊猫攀爬上树后,还站在树枝上排便,并多次停留打哈欠。“随后沿山体行至巡护公路旁,短暂停留后离开。”巡护员罗春平说。
野生大熊猫在树上悠闲自得(视频截图)
跨省巡护每年开展两次
“有利于发现死角和交流学习”
2023年3月,担任白马派出所所长的韩代明在巡逻途中与一只野生大熊猫不期而遇。由于辖区正处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保护野生大熊猫安全、打击涉林涉野违法犯罪便成了他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也正因如此,大家亲切地送给他 “熊猫警长” 这个昵称。
韩代明每个月都会上山巡护一次。“我们派出所和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上山,由4到5人组成。”韩代明说,在重点时段,比如说挖虫草的时段,他们还会加大巡逻次数。野外的红外相机拍到有人类活动痕迹后,他们还会根据线索,有针对性地到点位进行巡查。
巡护队上山巡护 (图由巡护队提供)
“通过不间断地宣传,大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提高了。”韩代明说,每次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巡山,不但能看到大熊猫的粪便,还能看到小麂、豹猫、果子狸等动物的活动轨迹。他相信,通过不间断地巡护、守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将会是野生动物的美好家园。
5月12日,作为第九次川陕甘三省跨区域联合巡护活动主办方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向平武县公安局白马派出所发出巡护邀请函。“我们受邀参加这次联合跨区域巡护活动,有利于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韩代明说,这种跨省的联合巡护每年开展两次,一般是在5月、10月,参与单位有30家左右,巡护人员一般控制在150人左右,“联合巡护的路线,会根据人员的多少进行确定”。
川陕甘三省跨区域联合巡护 (图由巡护队提供)
韩代明介绍,活动主办单位是由相邻的5个自然保护区轮流开展,“这次是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下一次跨省巡护将由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负责组织。”
巡护员采集植物样本 (唐超 摄)
对于此次联合巡护的感受,韩代明说,以前是他们和王朗保护区人员在王朗自己的辖区巡护,现在是跨辖区,跨省进行巡护,“对不同辖区的自然环境和动物、植物,活动痕迹有了更多的了解,有利于学习交流各保护区巡护员的工作方法。”
据悉,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北部涵盖三省众多的国家级、省级保护区以及国有林场、社会公益性保护地、社区保护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资源管理、护林防火、科研监测、疫源疫病、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任务重。跨区域联合巡护一方面能将各保护单位平时很难走到的边界区域作为巡护重点,将这些重点、难点、死角地方的人为干扰摸清楚,采取针对性保护行动;做好野生动植物监测记录。另一方面能扩大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与影响力,尤其是对周边社区不当利用野生资源的行为产生震慑,促进林区安全,使社区村民和公众共同参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