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陈怀炯:给患者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岩窝子”
川观新闻客户端  9小时前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海报 王玉雅文

  5月23日,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退休医生、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陈怀炯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这位八旬老人还有一个更被老百姓熟知的尊称——大先生。

  

  从医六十载,以精湛的医术为百万患者解除伤痛,但挂号费没超过1元钱——关于“大先生”,大家有很多故事,而其中最常出现的词语,是“医德高尚”。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其子陈若雷当天代他前往北京领奖,临走前他还叮嘱:“一定要向其他模范多学习,把优良作风和美德带回来,在家乡和单位传播好,发扬好!”

  

  陈怀炯正在给病人看病

  陈若雷说,父亲在身边树起了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凡英雄”楷模,带领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如今,身为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陈若雷,从小受父亲熏陶,一再强调要把这份初心传承下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一个人医术再好,能治多少人?不要保守,让更多人学会治病,给更多的人治病,这是我行医的目的。”陈怀炯常这样告诫徒弟。他曾力排众议,把私人诊所和祖传配方无偿捐献给政府。他打破“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家规,在把家传医术传授给子女的同时,还传授给前来拜师学艺的后生晚辈。几十年来,他先后培育了460余名骨科人才,现已成为许多医院骨科的中坚力量。仅去年,来天全县中医医院的问诊人数达70万,约为这个川西县城常住人口的4倍。

  

  陈怀炯正在给病人正骨

  如今,在医院里的池塘里,有患者送的锦鲤;在橱窗里,有患者送的哈达。陈怀炯从医之初,一位藏族小伙子骑马时不慎摔成严重骨折,在当地医院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病情严重,当地医生判定有截肢风险。他听说陈怀炯能做到不用手术治好骨伤,便通过担架抬、车转运,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前来求治。到达时已凌晨1点过,患者家属急促地敲开陈怀炯的房门。

  和衣而眠,这是陈怀炯至今保持的习惯。其目的,就是能随时接诊患者。

  “我希望用我们传统中医给患者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岩窝子’(注:岩窝子,是天全方言,意为栖身之所),让来我们医院的患者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看不起病”,为了降低看病费用,他将祖传秘方与现代医药结合,研制出陈氏膏、丹、丸、散等系列药物,几十元的药费,便能极大缓解骨伤患者伤痛。在天全县中医医院,记者还看到价目表,指骨复位63.5元,桡骨复位127元,一次换药7元;能通过X光片判断的,就不让患者拍CT、核磁共振……病人们常说,来天全县中医医院看病,药费还没有路费贵。

  

  陈怀炯的门诊挂号费收费为1元

  十几年如一日,从青丝到白发。无数患者在他那里得到痊愈,陈怀炯却因常年无法按时就餐和帮患者用力复位,落下胃病和双手关节明显凸起的职业病。他却说,“我只是尽了一名医生的本分。”

  【新闻多一点】

  “1元大先生”陈怀炯:怀仁心传承“骨科武医”医术

  陈怀炯家庭:苍生大医

  德耀巴蜀丨陈怀炯:仁心仁术“大先生”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