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动脉入川东:大竹41公里高铁的“破壁”之路
新华网四川频道  5小时前

  

  西渝高铁大竹段施工场景。(李向芬 摄)

  近日,四川省大竹县清水镇华蓥山隧道深处,机械轰鸣声与凿岩机的清脆撞击声交织成曲。隧道掌子面上,中铁十五局施工人员正操作三臂凿岩台车精准钻孔,LED照明灯将岩壁映得雪亮。这条全长12.15公里的特长隧道,是西渝高铁康渝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大竹县跨越900多个日夜追逐铁路梦的缩影。

  从2022年12月2日开工动员会上铁锹铲起的第一抔土,到如今全线43座桥梁、3.5座隧道全面铺开,大竹段41公里的钢铁动脉正循着时光的刻度,向着重庆、达州方向延伸。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不仅将结束大竹县不通铁路的历史,更将重构川东北渝东北的时空格局。

  

  西渝高铁大竹段施工场景。(李向芬 摄)

  路地同心:探索合作共赢新模式

  走进石河镇海螺水泥厂生产车间,设备正在全速运转,满负荷生产,确保水泥订单按时交付西渝高铁建设使用。截至目前,大竹县境内的海螺、利森两个水泥厂已为高铁建设提供优质水泥400万吨,已签供货协议500万吨,川东电缆厂签订供货协议8000万元,租用设备320台。

  大竹县西渝高铁指挥部有关负责人邓传明说:“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指挥部通过组织召开协调会等方式,协调解决问题570余个。”

  大竹县纪委监委与两家施工单位签订《重大工程项目廉政共建协议》,通过资源“共享”、文化“共创”、线索“共商”、审查调查协作、防线“共筑”、服务保障六大方面,构建廉政风险联防联控监督机制,确保联动监督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站城融合:撬动北进战略的支点

  高铁建设不仅改变了大竹的交通格局,更催生了发展新动能。2024年10月8日,总投资23.1亿元的大竹站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开工,涵盖站前广场、高铁大道、西渝高铁连接线一段等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大竹畅联高铁高速、畅通金垭机场、畅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大竹建设中等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交通愈发便利,大竹县依托融入成渝、深耕“配角经济”的战略定位,发挥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渝北达州合作的“桥头堡”作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大竹,一批新的特色产业正加速崛起。

  

  西渝高铁大竹段施工场景。(李向芬 摄)

  群众心声:被钢轨缩短的人生半径

  大竹中学高三学生李杰在物理课本扉页绘制《高铁通勤图》:“未来在西安读大学,周五坐G字头回家,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喝到妈妈煨的鸡汤。”

  在大竹工作定居的重庆籍青年沈怀良在规划:“未来工作生活在大竹,想吃重庆火锅了,下班后搭乘高铁去重庆,吃完就能搭高铁回大竹,方便又舒适。”

  大竹市民李勇因为身患重病,需要定期去重庆西南医院检查身体,来回奔波令他疲惫不堪。如今他每天在手机上刷高铁进度报道:“高铁修好那天,我要第一个买票‘试乘’。”

  暮色中的高棚岭大桥工地,29米高的墩柱在夕阳下如金色森林。待2028年的列车驶入竹林环抱的月台,这些嵌在巴山褶皱里的日夜攻坚,终将化为站台上那句穿透时空的宣告——

  “亲爱的旅客,大竹站到了!”(陈阵锋)

  来源: 大竹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