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记者从四川省气候中心获悉,6月四川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第二高,高温“余威”未消,7月全省气温仍将偏高,伏旱、高温热浪等气象风险持续升级,需警惕旱涝交替灾害。
6月:高温干旱与暴雨洪涝交织
6月,四川气候“热力”拉满。全省平均气温达23.2℃,较常年同期偏高1.3℃,位居历史同期第二高位。空间分布上,盆地大部、攀西地区南部气温维持在22-28℃,威远以28℃成为全省高温“热极”;川西高原大部虽相对凉爽,气温在7.2-18℃区间,但石渠7.2℃的低温,也凸显区域温差。与常年同期对比,盆地大部气温偏高1.1-3.1℃,川西高原北部、攀西地区南部则呈现0.2-1.7℃的降温差,气候波动显著。
降水格局同样复杂。全省平均降水量145.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且区域差异悬殊:盆北、盆南等区域大部降水“缩水”4-6成,盆西、盆中、盆东北等区域却偏多1成至1倍多。6月10日-17日,盆地遭遇入夏首轮持续高温,高温日数、极端高温双双刷新历史纪录,6月17日全省气象干旱达峰,18个市(州)76个县站陷入重旱及以上困境。6月下旬,两轮强降水(17-18日、23-25日)与区域性暴雨(28-30日)暂缓盆地旱情,却也让部分地区遭遇暴雨洪涝,“旱涝急转”考验防灾减灾能力。
7月:高温接力,灾害风险升级
进入7月,高温“接力棒”持续传递。预计全省平均气温将达24.3-24.8℃,较常年同期(23.8℃)偏高,资阳、遂宁等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2.0℃,其余地区也将升温0.5℃左右。降水方面,全省平均降水量预计160-180毫米,较常年同期(197.7毫米)偏少,阿坝州北部等局部区域降水偏多1-2成,其余地区则偏少1-2成。黄河上游、岷江上游、涪江上游降水偏多10%-20%,易触发阶段性汛情与局地洪涝;其余流域降水“缩水”10%-20%,干旱风险加剧。
7月的天气变化节奏明确,多轮降水与高温交替登场:
7月2日-5日:盆地西部将遭遇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以小到中雨为主,局地会出现大雨到暴雨。此阶段需警惕盆地西部强降水引发的城市内涝、山体滑坡,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也需关注局地强降雨风险。
7月7日-8日:盆地东北部、南部迎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川西高原东部南部和攀西地区为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到暴雨。需重点防范盆地东北部、南部的暴雨洪涝,以及川西高原、攀西地区的局地强对流天气。
7月11日-13日:川西高原北部、攀西地区、盆地西北部、盆地西南部以中雨为主,省内其余地区小雨。降水相对分散,但仍需关注累积雨量对旱情的缓和作用,以及局地小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7月16日-18日:川西高原北部、攀西地区西南部、盆地西北部中雨,其余地区小雨。需留意降水对前期干旱区域的补水效果,同时防范局地降水引发的滑坡等隐患。
7月21日-23日:川西高原、盆地西北部、盆地南部、盆地东北部大雨,其余地区小雨。此轮降水范围广、强度大,需重点防范盆地大部的大雨可能引发的洪涝、泥石流,川西高原也要警惕强降水风险。
7月27日-29日:川西高原北部、盆地西北部、盆地东北部、攀西地区西南部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地区小雨。需严防局地暴雨引发的突发灾害,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吴石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