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量已超300亿次 印发行动计划推动赋能千行百业
四川在线  6小时前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7月4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近日,《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贯通天府”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印发。《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四川特色的标识解析体系,在制造业及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初步实现规模应用。全省累计建成标识解析二级节点30个以上,服务企业突破11000家,标识注册量和解析量均超550亿,实现标识解析在全省“15+N”重点产业链深度应用,形成典型应用场景100个以上。

  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拥有海量数据的工业互联网,需要为机器、产品、算法、工艺记录等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再通过解析实现精准定位。

  2024年1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同年10月,四川印发《四川省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7年)》,强调要“推动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和规模化应用”。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标识解析“夯基架梁”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全省已上线运营综合节点与行业节点20个,覆盖电子设备制造、纺织等17个行业大类,标识解析量突破300亿次,居全国第4,但仍需推动由“建”到“用”,拓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结合我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部署,为加速打通以标识解析为纽带的工业数据循环,推动标识解析赋能千行百业,《行动计划》描摹出“路线图”,共细化13项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标识体系架构、健全技术产品体系、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等。

  其中,贯通产业链供应链是主攻方向,建设行业节点应用是着力点。《行动计划》强化产业链协同,鼓励“链主”企业牵头构建产业链标识解析应用平台,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优化生产计划与物流配送,降低成本,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此外,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鼓励各产业集群基于标识解析开展“产业大脑”建设,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

  在组织保障方面,四川将加强统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由省级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贯通天府”行动推进机制,鼓励广大企业上节点、用标识,对于符合条件的二级节点在建设运营、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开发推广等方面按程序给予支持。同时,将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加强标识服务管理、推动生态开放合作,切实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赋能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