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李雨心 刘承源
7月5日上午,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泸州开幕,本次大赛从7月3日持续至6日,来自全国30个省份的293名选手将角逐六大项目的“文物修复最强王者”。
开幕式现场。国家文物局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迄今为止文物行业规格最高、项目最多、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赛事,是文物技能人才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重要平台。2023年,第一届大赛在山西太原举办,取得积极成果。
本次大赛参赛选手数量创新高,是首次在南方地区举办。共设6个比赛项目,分别是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每个项目均设置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并设立一、二、三等奖。此前,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省内选拔、推荐工作,其中22个省组织了选拔赛。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坚持破立并举,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拓展文物技能人才发展渠道、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和文物技能人才选树宣传等举措,不断完善文物技能人才工作体系,优化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与路径,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职业化水平。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云飞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希望通过大赛,发挥以赛促学、促训、促评、促建作用,激励更多文物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文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