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通了,丰收就有了保障。”望着汩汩清流沿渠奔涌入田,游仙街道文胜村村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方便多了,生意能做得更晚”。凌晨的孔雀公园夜市,整洁、明亮的公厕让附近的商户们不再为“方便”发愁。“政策好,干部更贴心。”石马镇金树村村民冯加国为自己3月出院、4月低保便到账的经历感慨……连日来,一桩桩解民意、暖民心的实事在绵阳市游仙区各地上演。
深入田间地头听民意
这些温暖场景的背后,是游仙区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纵深推进“办实事解难题”暖心行动的生动实践。
全域听声:从“呼声”到“清单”的汇聚
“王先生,您反映的新增公交站台方案已过审,马上施工。”7月9日,游仙经济试验区纪工委书记雷锦雨的回访电话,让民安社区居民王先生松了口气。自6月走访以来,她已妥善化解31件群众诉求,剩余3件正稳步推进。
这样的走访回访,是游仙区听民声的常态。今年以来,该区组建176支“民情摸排队”,党员干部下沉街巷田间,实行全域网格化排查,“线上+线下”等模式,织密民意收集网。早餐店闲聊中,得知务工的冯加国伤重住院;院坝会上,摸清文胜村水渠堵塞症结;新桥镇的集中座谈、盐泉镇的农闲坝坝会,成了群众“掏心窝子”的平台。
线上渠道同样高效。据统计,今年以来,游仙区全区网络理政已收集线索866件,网民诉求均获回应,连续四月登上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办理速度榜”“满意率榜”全省前20名。一条条诉求、一桩桩“心事”通过“云端+脚板”汇成沉甸甸的“民生需求清单”。
靶向解困:从“清单”到“实效”的落地
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指令。针对孔雀公园夜市公厕夜间关闭导致商户、居民不便问题,游仙经济试验区牵头协调,明确由经营方负责夜间清洁维护,难题迎刃而解。
这样的精准施策,遍布游仙城乡。仙鹤镇云水村79户村民告别用水难;石马镇铜锣村23户农家灶台燃起期盼的“蓝火”;富乐街道五八社区居民迎来直达小区的快递……共性难题逐个击破,个性诉求同样被悉心回应——富乐小区90岁空巢老人刘剑虹顺利入住养老院;盐井村患病群众贾某收到救助款解了燃眉之急。
全程护航:从“实效”到“长效”的守护
暖心行动能走深走实,离不开监督护航。盐泉镇广兴村村民小组长侵占冬春救助资金2.934万元;信义镇李花村一社长私收五保户土地流转费1.515万元……一批群众身边的作风和腐败问题被严肃查处。
为确保办实事“不走过场”,游仙区构建起严密监督闭环,区纪委监委、区委网信办等多部门协同督导,各片区牵头领导实地检查,乡镇(街道)纪委通过暗访、回访、“回头看”,筑牢“事事有落实”防线。据统计,行动开展以来,问题化解率达95.8%。(杜畅 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