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四川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是全省降雨最为集中、防汛减灾压力最大的时段。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闻‘汛’而动2025”系列报道,从水库拦蓄、机制创新、工程防御、流域联防、应急避险等多个方面拆解各地防汛实招,敬请垂注。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文 韦维/摄影
防汛实招:
按照防汛和电力保供的调度要求,探索实行“汛限水位动态优化控制”机制,在保障下游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拦蓄雨洪资源,统筹兼顾供水、抗旱和发电等多种用水需求。
王玉雅文/海报设计
一线探访:
“过去三天,岷江上游有小到中雨,目前入库流量有略微起涨,平均达到860立方米/秒,但我们目前控制出库流量在430立方米/秒左右。”
7月21日,在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举行的一场会商中,值班人员对前几天降雨和来水情况进行了通报,并结合气象预报信息展开分析研判。像这样的汛情会商,入汛后,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每天都至少举行一次,目的就是让水库调度更加精细化。
作为岷江干流上的重要控制性水工程,今年主汛期,紫坪铺水库发挥了哪些防汛作用?水库调度又有哪些新的变化?
7月21日,蓄水中的紫坪铺水库。
扼守江河要塞
水库为洪水按下了“慢进键”
站在紫坪铺水库大坝上,视线随着无人机缓缓上升,在大坝上游一侧,水面豁然开朗,这是一个总库容达11.12亿立方米的巨型“水缸”。而向下游望去,滚滚岷江水奔腾约6公里就抵达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枢纽。
紫坪铺水库大坝下游约6公里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位于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过渡地带的紫坪铺水库,扼守着岷江由高原进入平原的要塞,它不仅是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的重要调节水源工程,还兼具灌溉、供水、防洪、抗旱、发电等多重功能。
而在主汛期,紫坪铺水库的防洪效益更加凸显。
“紫坪铺水库的汛限水位为850米(海拔,下同),但在没下雨的情况下,我们在6月底一度将库水位拉低至846米。”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副主任王宏伟告诉记者,汛限水位即防洪限制水位,是指水库在汛期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
为何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主动降低库水位?
“这是一招‘先手棋’。”王宏伟说,7月初我省迎来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岷江上游和成都地区均有较大降雨,提前拉低库水位,正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洪峰。
通过预泄,紫坪铺水库预留出2.2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而在洪峰抵达后,紫坪铺水库又将最大洪峰流量由4156立方米/秒削减至1700立方米/秒进行下泄,发挥了水工程拦洪削峰作用,给凶猛的洪水按下“慢进键”,减轻了洪水的破坏力。
经过这一番操作,当这一轮强降雨趋于结束时,紫坪铺水库累计拦蓄洪水1.6亿立方米,有效降低了岷江干流洪水水位2~3米,进一步降低锦江水位1~2米,极大减轻了下游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成都主城区的防洪压力。
兼顾防汛与保供
精细化调度就像“走钢丝”
在当天的会商中,值班人员通报了7月下旬的天气预报情况:紫坪铺水库坝区及岷江上游来水区多阵雨和雷雨天气。与此同时,当前库水位较高,水库可调水量高达4.08亿立方米。
一方面是库水位较高,另一方面是7月下旬降雨较多,下一步如何调度?
“尽管7月下旬降雨天气多,但我们研判岷江上游来水接近常年;同时,根据气象预测,8月气温偏高,且上游来水或偏少。”王宏伟和同事们研判,后续抗旱和发电用水需求或升高,因此不急于将库水位快速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得出这样的结论,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主要有两大考量因素。一个是防汛安全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求6—9月的每个月底,库水位不得高于850米;另一个则是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端,省能源局要求6—8月的每个月底,库水位则不能低于850米。
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每天都要举行汛情会商。
既不能高也不能低,如何做好统筹兼顾?
“这是一个很考手艺的‘技术活’,精细调度就像‘走钢丝’,每一立方米的雨洪资源都要用好。”王宏伟告诉记者,为此,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紫坪铺水库积极探索实行“汛限水位动态优化控制”机制,也就是在整个调度月内,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动态水位调整,适当允许水库在短时间内超汛限水位或低于能源保障水位运行,不搞“一刀切”。
为同时满足防汛、抗旱和发电用水要求,7月以来,紫坪铺水库已经三启三闭冲沙洞,三次调节泄洪洞开度,这种短期内多次启闭泄洪设施的情况以往很少见。
7月9日,紫坪铺水库泄洪场景。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 薛珺瀚 摄
当然,这种灵活的安排是建立在精准调度的技术手段之上的。
王宏伟表示,首先是气象短临预报的精度比以往更加准确,给库水位精细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现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库水位快速消落。他举例说明,通过全开冲沙洞可在24小时里将库水位降低近2米,如果再开泄洪洞水位便可更快回落,极端情况下也可确保大坝安全度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