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讲解员带领游客感受草堂诗意。
“大家知道这棵楠树的故事吗?”7月25日,在杜甫草堂茅屋前的楠树下,9岁的张莛睿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将这棵伫立数百年的楠树的故事娓娓道来。当天天气炎热,张莛睿的脸上不断渗出汗珠,但依然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讲解着。
当天,与张莛睿一同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的还有4名孩子,他们的年龄在8—10岁之间。在流淌着千年文脉的杜甫草堂里,小小讲解员用稚嫩洪亮的声音,带领游客穿越时光,感受杜甫草堂的诗意与浪漫。
为游客生动讲述茅屋楠树的故事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杜甫爷爷当年选在这儿建茅屋,一大半的原因是喜欢这棵楠树。每当他写完新诗,他都会来这棵楠树下念一念。”当天下午3点,张莛睿热情地给深圳游客卡卡母子讲解茅屋前楠树的故事。最初,张莛睿看见坐在楠树下的卡卡母子,有些跃跃欲试,又有些踌躇腼腆。在带教老师的鼓励下,张莛睿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来到卡卡母子身边。
“楠树给杜甫灵感,是草堂的灵气之所在。诗人每作完一首诗,便在楠树前吟唱,后来有一晚,楠树被大风连根拔起,杜甫如同痛失了一位挚友,写下‘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的诗句。”随着讲解的深入,张莛睿越来越放松,而生动的讲解也让与他年龄相仿的卡卡听得入了神。
在张莛睿为游客讲解的过程中,他的爸爸张弛一直默默地跟在儿子身后,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这是他第一次来草堂当讲解员,最开始还是比较担心他紧张,但看他那么大方地给别人介绍,我心里还是很为他骄傲的。”据张弛介绍,张莛睿对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获悉杜甫草堂招募小小讲解员后便第一时间报了名。
未来或将尝试双语讲解
“暑假期间,这批小小讲解员会为游客们讲解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碑亭、茅屋景区7个景点。”据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许静介绍,今年新招募的杜甫草堂小小讲解员,最小的7岁,最大的12岁。在正式进行讲解服务前,杜甫草堂为孩子们设置了丰富的培训课程——在“草堂景点”课程中,授课老师带领孩子们漫步于草堂的古建筑间,详细讲述了每一处景点的历史渊源和背后的故事;“诗人之路”课程则聚焦杜甫的一生,让孩子们深刻感受诗圣的家国情怀,对杜甫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此外,“发声训练”课程和“讲解技巧”课程则为小小讲解员们讲解工作打下了专业基础。
据了解,这批小小讲解员将服务至今年年末,后续随着讲解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将从单一景点讲解过渡到整个景区讲解,甚至还会尝试为游客进行双语讲解。“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们邀请以往的小小讲解员作为‘小老师’,为今年的小小讲解员传授讲解经验和方法,让孩子们不断增强专业能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讲解服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