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
“牛在吃草,我在睡觉。第二天早上,有人死在了我家门口!”近日,一些家长在网络平台上发帖称,诸如此类的“血色海龟汤”游戏正在小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
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部分市州相关部门也接到过一些家长关于类似情况的投诉。家长们担心,这些充斥着血腥、暴力甚至死亡情节的“血色海龟汤”游戏,会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一种情境推理游戏,“海龟汤”能够锻炼逻辑、开发智力,但为何会出现大量血色元素?小学生是如何接触到这些恐怖内容的?家长和学校应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玩这些游戏?
“黑汤”“红汤”流入校园
四川教育部门也接到过家长投诉
其实,早在几年前,记者也在网上了解到“海龟汤”这款游戏。
据了解,“海龟汤”是一种情境猜谜游戏,又称“微型剧本杀”或“情境猜谜”。该游戏需要一位带玩主持人通过讲述一个“汤面”(即谜面,故事结果)来引导大家还原故事,参与者不断提问,主持人回答“是”“不是”或“有无关系”来提供信息。最后,首先说出“汤底”(即谜底,故事全貌)的玩家获胜。
如今,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大量原创“海龟汤”已被整理成了题库,并按照恐怖层级分为了“黑汤”“红汤”和“清汤”。并且,目前一些线下桌游、剧本杀门店也设有“海龟汤”游戏体验专区。
然而,近期一些家长发现,一些以“恐怖”“烧脑”为噱头,充斥着血腥、暴力甚至死亡情节的“黑汤”“红汤”游戏正在流入校园。其中,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程女士谈到,在女儿的描述中,这款游戏非常血腥,“里面的人物不是死就是被杀,要么就是尸体,听着就很吓人。”
今年2月,南充市高坪区委宣传部接到家长举报后,联合该区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在某小学附近查处过几家文具店售卖涉及血腥、恐怖等元素的“海龟汤”卡牌。
同时,记者也联系了四川一些市州的教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接到过类似情况的投诉电话,家长们担心这些游戏会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这类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的游戏,也很难完全管控。
心理专家:
不建议低龄儿童接触,应加强监管和教育引导
记者发现,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充斥血腥、暴力元素的“海龟汤”游戏视频确实更容易出圈,点赞动辄数十万。同样,在购物网站上,“海龟汤”卡片也极易购买,且销售页面鲜少有年龄限制。
网上售卖的涉及惊悚、恐怖元素的“海龟汤”卡牌。
那么,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说,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玩这款游戏?记者联系到了四川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唐远琼。
在唐远琼看来,“血色海龟汤”游戏流入校园,主要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形成,并可能带来暴力、欺凌等行为问题,不建议低龄儿童接触,“比如,游戏里涉及的血腥内容会使孩子的神经系统持续亢奋,导致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晚上睡不好觉。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自我效能感降低,还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尤其是对他人的痛苦敏感度降低。”
唐远琼建议,家长和学校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如果发现孩子在玩,可以尝试在游戏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同时,她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通过游戏进行社交的需求,可以寻找一个替代方案,引导孩子多参与既能满足好奇心又能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游戏。
“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加强监管和教育引导。”唐远琼谈到,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情况),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死亡教育,“既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又要帮助孩子建立珍爱生命的意识,爱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图据淘宝网站)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