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验捡回去的野蘑菇有没有毒
让家里的狗狗先吃
狗狗吃了没事
第二次捡回去煮给家里人吃
结果一家三口都中毒了
……
近日
四川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接诊了
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一家三口
46岁的姜某是遂宁市船山区人,据他回忆称,7月13日父亲在地里种药材时找到一些野生蘑菇,看起来“又白又嫩”,像斗鸡菇,但比斗鸡菇小。
“我吃了两三根,父母也吃得少。”
姜某称,自己吃后两三个小时,感觉心里翻涌,随之出现呕吐。那天比较炎热,他以为自己中暑了。但很快父亲和母亲也有呕吐症状,他才反应过来应该是吃了蘑菇中毒了。
姜某赶紧带着父母前往医院就医。在医院里,经过了洗胃、输液,晚上便没有了不适症状,于是当晚11点过出院回家。目前一家三口身体均已无碍。
其实
姜某的父亲还是比较小心谨慎
知道好多野生蘑菇有毒
不敢轻易食用
第一次捡的野蘑菇炒熟后没敢吃
先喂了家里的狗狗
看到自家狗狗吃了没事后
过了几天又去地里捡了一些回来
炒了大半盆给家里人吃
↓↓↓
姜某说他们还是很谨慎,中午家人都吃得少,打算观察一下如果中午吃了没得事,晚上再大胆吃,午饭后三小时左右,姜某便开始干呕、随后腹泻;没过一会儿,父亲、母亲也相继呕吐。
后来,姜某回忆称,家里的狗吃了蘑菇后,并没有特别大的反应,只是有两顿不吃东西,有可能是中毒的表现。
内江疾控提醒
↓↓↓
如误食蘑菇中毒
要立即催吐、尽快就医
警惕假愈期
我国蘑菇种类繁多
已知有毒蘑菇达500多种
其中含剧毒的有40余种
除了上述让狗狗“试毒”
还有不少人凭形状、气味、颜色等特征
自行识别毒蘑菇
而实际上
即便经验丰富的专家
也需借助专业设备才能准确鉴别
所以呐
网上流传的这些鉴别方法不靠谱!
大家一定要注意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仅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颜色鲜艳的橙盖鹅膏是美味的食用菌;而一身雪白、看似安全的致命鹅膏则有剧毒。
致命鹅膏(图源:深圳龙岗疾控)
相关案例
3月24日,广东东莞51岁的谭先生误食致命鹅膏,被送入ICU抢救16天,与他同桌的5人仅浅尝几口,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症状。
(图源:广州日报)
误区二:虫蚁不食毒蘑菇
一些对虫蚁、果蝇无害的蘑菇却对人有致命伤害,如部分剧毒的鹅膏成熟后易长虫长蛆。
误区三:与银器同煮
变黑的蘑菇有毒
毒蘑菇中的毒素多为生物碱,不会与银发生化学反应。
误区四:有分泌物
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不少毒蘑菇受伤后既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部分食用菌,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会流出乳汁。
当前,随着降雨增多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户外需警惕
切勿凭经验自行采食
山林间的野生蘑菇
谨防中毒
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
尚无特效解毒药
所以,预防毒蘑菇中毒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
☟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在川渝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有这些
看清楚,千万别误食了
(图上没有的保险起见也不要吃)
如果不幸误食了毒蘑菇
中毒后该如何自救?
1
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赶紧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
立即就医
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3
保留样本
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野生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4
警惕“假愈期”
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即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虽自我感觉已“康复”,但此时体内已出现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转发周知
来源:自贡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