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卢薇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风云变幻。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当前形势暗示就业增长面临下行风险,风险平衡点的变化可能要求调整政策。鲍威尔称,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随后,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押注,再次完全定价美联储将在年底前降息两次。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飙升至91.1%,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8.9%。
紧随鲍威尔讲话,美股三大指数齐涨,热门中概股全线冲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线拉升,国际金价上涨……如果9月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对经济还将产生哪些影响?川观智库·金融研究院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看宏观:
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既是久违的“顺风”,也可能潜藏“暗流”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栋梁分析认为:“我认为对中国而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论既是久违的‘顺风’,也可能是新的‘暗流’。利弊交织,得失相伴,我国经济需要在平衡木上谨慎行走。”
鲍威尔在讲话中指出美国经济在高关税与收紧移民政策背景下仍展现韧性,但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已出现显著放缓。他表示,尽管通胀仍受关注,但就业市场风险上升可能使美联储在9月降息。
在政策立场上,鲍威尔称,美联储利率水平已较去年更接近“中性”,未来将谨慎评估风险,确保不会让一次性物价上涨演变成长期通胀问题。他重申,美联储将始终在实现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间保持平衡。
“若美联储9月降息,中美利差将快速收窄,人民币贬值压力骤减。这使得中国央行有空间实施降准、降息等政策,比如下调LPR以减轻企业贷款成本,支持房地产、制造业等行业发展。”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研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陈雳表示,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资金会寻求更高回报而流入,带来投资和经济增长动力;另一方面,汇率波动加剧,外债风险也会增加。
看市场:
美股爆发、人民币拉升、金价大涨
国内市场复苏须有“自己的鼓点”
紧随鲍威尔讲话,美股三大指数齐涨。截至北京时间22日22时40分,道指涨1.82%,纳指涨1.83%,标普500指数涨1.52%。盘初,热门中概股全线冲高,中国金龙指数涨超1.5%。
美元指数直线下挫,跌破98关口,截至北京时间22日22时40分报97.8371,日内跌0.82%。非美货币上扬,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线拉升,现报7.16817。同时,国际金价上涨,现货黄金盘中突破3370美元/盎司。
“我认为美联储的降息是一场全球流动性再平衡,给中国带来一次汇率减压—资金回流—政策宽松空间的三重礼包,但央行仍需坚持‘以我为主’的节奏:汇率稳预期、财政先发力、货币后跟进,把外部宽松转化为内部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美联储的降息是‘别人的节奏’,中国的复苏必须有‘自己的鼓点’。”蔡栋梁教授这样认为。他进一步对各类金融市场反应进行了分析——
首先在汇率方面,美元走弱、人民币急升,直接降低原油、铜、铁矿石等进口成本,为下半年国内控通胀、补库存打开空间;央行稳汇率操作可以阶段性“收兵”,外储消耗放缓。但汇率短期拉升过快,出口企业远期锁汇的“心理底”被击穿。若人民币站稳7.1上方,纺织服装、家电等低毛利行业将被迫“以价换量”,利润再度受挤压;结汇盘集中释放还可能放大单边升值预期,触发央行重新干预,重演2017年“强汇率、弱出口”的老剧本。
其次在资金方面,美债收益率下行,中美利差倒挂收窄,外资回流A股、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与美债实际利率高度负相关,估值修复弹性大;地产美元债价格反弹,为部分出险房企赢得“以时间换空间”的窗口。但外资并非“长期多头”,而是“逐利候鸟”。若国内基本面迟迟未见起色,北向资金随时可能转向流出;港股市场流动性本就脆弱,一旦美元阶段性反弹,涨幅会被快速回吐。此外,地产债价格弹升可能掩盖偿债能力的真实恶化,诱发新一轮投机盘。
再次在政策方面,美联储降息打开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四季度下调MLF、LPR的舆论压力骤降;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利息负担可减轻,专项债配套融资的加杠杆空间扩大。但降息并不自动等于“有效需求”回升。银行净息差已逼近警戒线,若缺乏财政、产业、消费端同步发力,资金仍可能淤积在金融体系,重演“宽货币、紧信用”;更关键的是,过度依赖货币宽松可能延缓企业出清与结构性改革的节奏,把短期“止痛药”变成长期依赖症。
最后在产业链方面,国际金价突破3370美元,沪金刷新高,国内黄金矿山、冶炼企业盈利大增;央行继续增持黄金储备,有助于分散外储风险、强化人民币信用。不过同时存在资源股狂欢容易掩盖中下游制造业的温差的问题。新能源、消费电子虽因海外流动性改善而估值修复,但若终端需求不振、库存高企,反弹只是“纸面富贵”;上游资源赚得盆满钵满,中下游却难以转嫁成本,利润分布或进一步失衡。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