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创新出台风光氢储等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专项规划
川观新闻客户端  3小时前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8月29日,川观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7年,四川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建成世界级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世界级优质新能源开发基地、国家级氢能综合应用示范高地的“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的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格局。

  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是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5+N”重点产业链的重点领域。截至目前,四川拥有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近200家,产业链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位。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已建、在建风光新能源项目达5125万千瓦。

  《发展规划》立足四川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对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形势、机遇挑战、发展环境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四川新能源产业现状、趋势及潜力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系统围绕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智能绿色转型、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拓展应用市场规模等5方面提出了17项重点任务。

  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要加快关键技术创新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产业人才支撑能力。比如,力争到2027年,新增培育国省级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

  加快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方面,要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筑峰强链企业培育、实施重大项目筑基攻坚。特别是,要梯度培育链主企业、链核企业和重点链属企业,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项目,着力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产业链基础能力升级项目。

  推动产业智能绿色转型方面,《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健全绿色电力交易与消费机制。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生态方面,则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新能源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高效太阳能电池、大规模制氢装备、高原风电、深远海风电装备等重大项目。四川还将重点推动凉山州风电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提速交通领域氢能规模化应用等,加快拓展应用市场规模。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