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丨儒雅幺姑,是13岁就敢扛家国的四川“女娃兵”
四川在线  3小时前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视频/文

  四川省内江市档案馆的展柜里,13张泛黄的手写字据,背后藏着一段热血往事——1944年秋冬,抗日战争进入最关键的阶段,在资中县罗泉镇(时称罗泉井)的四维初级中学里,女五班的13名女生恳请家人签下从军字据,成为“女娃兵”。

  这段记忆,让已退休的资中县第二中学校长卢忠泽至今仍心潮澎湃——因为其中一位13岁的“女娃兵”,正是他的幺姑卢崇阶。8月31日,四川在线记者采访到卢崇阶的后人。

  2022年,当时卢忠泽作为资中县关工委宣讲团团长,带领学生前往罗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活动。在罗泉会议会址陈列馆的资料展柜前,一份记录“四维初级中学13位‘女娃兵’投身革命”的文献,让他停下了脚步。“当看到‘卢崇阶’这个名字时,我整个人都愣住了,竟然是我的幺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卢忠泽的语气里仍带着几分激动。

  在他的印象中,幺姑本可以拥有安稳的生活,却在稚气未脱的年纪,放弃平静的日子,选择报效祖国。从那以后,每次到学校开展宣讲,卢忠泽都会将幺姑的故事作为鲜活案例,讲给学生们听。“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要做到人小志气大,要考虑家国情怀,为人民的幸福、安康尽自己的力量。”

  而在卢忠泽的女儿、资中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卢春英的记忆里,幺姑婆卢崇阶是一位慈祥儒雅的老人。“上世纪80年代初,幺姑婆回乡看望妹妹,戴着眼镜,说话温和,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卢春英记得,幺姑婆不仅对家人关怀备至,还主动为妹妹通过政府争取到了遗属补助,解决了家人的生活难题。

  更让她感动的是,幺姑婆始终对下一代充满关爱,尤其关注家庭困难的孩子。“有一位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幺姑婆每个月都会给他寄生活费,一直资助到毕业。现在这位孩子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他的孩子也特别优秀,幺姑婆的资助改变了一代人、两代人的命运。”如今,卢春英常常在家族群里提起幺姑婆13岁从军的故事。“家族里的人都很有触动,我们应该让爱国爱家的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