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资阳
你触手可及的朋友圈
生物技术组培中心航拍图(受访者供图)
10月11日,在乐至县东山镇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内的生物技术组培中心,一排排货架上放满了玻璃瓶,数万株蝴蝶兰正在瓶内悄然生长。这里没有云南的四季如春,也没有广州的温暖湿润,但通过精准的环境调控与组培技术,蝴蝶兰实现了“全年开花”的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90后”工程师王力及其团队。
王力查看种苗孵化培育情况
从“冻伤困境”到“全年开花”
他让生长于热带雨林的蝴蝶兰绽放在乐至
实际上,蝴蝶兰是生长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的一种附生植物,对温度极其敏感,低于12℃左右便会冻伤。以往,西南地区的蝴蝶兰多从云南、广州长途运输,损耗率高且难以长期养护。
“但我们通过走访发现,市场上对蝴蝶兰的需求很大,那么,如何才能培育出适宜西南地区气候的蝴蝶兰?”王力和其团队从购买的50多个蝴蝶兰品种中,选育出30多个适应西南气候的品种,最终保留抗性强、花型优的7个主导品种。
正在培育的蝴蝶兰种苗
但要实现“从0到1”的种苗孵化并非易事。王力说,相较于一般花卉,蝴蝶兰的培育周期更长,通常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平均每4个月就是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的条件都不一样,一旦出现问题就得从头再来。”王力以孵化为例,将一根长约10厘米的花剑分成8-10段,通过培养基培育,每一段都能生长为一株蝴蝶兰。而培养基的配置,通常需要用几十种配方进行调配,并在实践中找出最适合的配方。
王力正在配制培养基
在王力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将技术手段与控制温湿度、调整光照等因素结合,让蝴蝶兰从“年底开花”变为“随时开花”,做到花期可控,大幅度扭转了“南花北运”的被动局面。
王力正在移栽符合条件的蝴蝶兰种苗
正在“吹空调”的蝴蝶兰
“一个培养瓶平均可培育10-12株苗,4个月左右后移栽至大棚,再经历‘小学到大学’的三个生长阶段,最终在一年半后开花。”王力比喻道。团队已攻克花卉、中草药、林木种苗部分品种的组培技术。目前,园区已达成订单式合作,正在加紧培育花卉种苗等50万余株。
从园林市场到家庭园艺
“精细农业”造就“一叶成林”的科技魔法
2013年,园林专业毕业的王力怀揣着梦想,从德阳来到乐至县东山镇。从零开始的育苗技术、完全空白的实践经验,王力在师父手把手传授中,开启了与土地的深度对话。王力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育苗时,他连栽植流程都不熟悉,师父就蹲在苗床边,一遍遍教导。就这样,通过3年的成长,王力在荒山上种出了自己的试验田,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2018年,公司将业务重心从绿化工程拓展到家庭园艺上,一棵树木到一株花卉的改变,随之也带来了“精细农业”的理念。一方面,王力开始寻找园林绿化的精细化栽种模式,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从花卉成品培育到种苗孵化的路径。
移栽的种苗
紫薇是园林绿化中经常使用的品类。以往的栽种方式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再将树苗放入进行栽培,但这一方式面临着起挖成本高、成活率不高的难题。王力便想到,何不将树苗种在容器内呢?通过引入轻基质容器化育苗技术,将树苗放入特定的容器内,运用精细化的水肥管理模式,使苗木移栽成活率平均提升30%。
成片的紫薇花(受访者供图)
植物组织培养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不管是植物的根、茎、叶,还是花、果实、种子,只需要部分植物组织,通过定制化配置的培养基,就能将其培育成完整的植株,再通过该植株进行几何倍数的扩繁。目前,组培中心年产能5000万株,以规模化组培技术和订单式生产模式,快速繁育各类中高档花卉,抢占西南地区花卉市场。
随着电商直播兴起,王力团队还在尝试“线上带货+线下整车发运”模式,并计划建成西南地区蝴蝶兰全产业链基地。“我们要做种苗源头,靠自主研发打出价格和品种优势。”王力信心满满。这位扎根乡村12年的农学学士,正用科技让“花开遍地”的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 | 川观新闻
编辑 | 冯祎
一审一校 | 冯祎
二审二校 | 刘小云
三审三校 | 丁琦峰
共青团资阳市委官方微博、微信
征稿啦!!!
关于生活、学习、工作、创业
有好的故事、感悟想与大家分享吗?
欢迎投稿给团团哦~
征稿邮箱:zytswbgs@163.com
青春资阳订阅号:zyyouth
新浪微博@资阳共青团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