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杜卓滨
“川超”的味儿,开始“变了”。
前段时间,赛前硝烟弥漫,对手之间“你吃定我、我踢赢你”的豪言壮语,在历经几轮实战后,渐变为“致”字引领、“展信佳”开篇的情书体。文本亦从针锋相对地下战书,变得字字珠玑、情意缱绻。
两地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交织融合,摒弃了拉踩之风,唯余同根同源的同袍深情。10月17日,雅安致信凉山,从“我是倒数第一,永远不要轻视一颗渴望胜利的心”到“双方从来不只是对手”,引得众多网友为两座城市点赞。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不只是雅安和凉山,攀枝花、眉山、南充等城市,也开始相互书写“情书”,大秀文采。网友们也对这样的方式“喜闻乐见”,除了点赞、转发,还二创写上了小作文回应,一来一回之间,再次加深了大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让“川超”城市营销“迭代”进入了“2.0版本”。
网友参与感十足
两地飞情书
一城言辞简练一城字字珠玑
“川超”即将迎来第五轮比赛。绿茵场上,即将对阵的两个城市球队依旧不敢松懈,期待在比赛中更进一步,取得3分。
绿茵场下,这场盛大的城市“嘉年华”,也在不停地换着花样整活。从城市喊话、互下战书,引来网友围观;到互送礼物、门票打折吸引其他城市市民前来游玩。现在,大家又有了新的解锁方式:用“情书”,讲述两座城市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故事。
10月17日,随着“川超”第五轮赛事临近,凉山发布《致阿雅的一封信》,称此刻的川西赛区,尽管凉山以7分领先,但10月19日对阵雅安时,仍会全力以赴,“这不仅是一场比赛,也是命运为我们挥毫写下的传奇一页。”
当天中午,雅安发布《致凉山》回应道:“如今,在川西赛区的排名榜上,你是第一,我是倒数第一,但是足球是圆的,永远不要轻视一颗渴望胜利的心。‘真刀真枪’地战斗,雅安貊貊将会拼到最后一刻。”
但除了赛场中的对喊,更出彩的是,两座城市提到“双方从来不只是对手”。从雷波清茶到蒙顶山茶,两者皆有清冽之姿,涤荡尘腑的共性。除了茶,两座城市还有相似的“味”,走过相同的路,从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再到如今的雅西高速,两个邻居早就紧密相连,交流延续千年。
凉山之书信言辞简练,雅安之回信字字珠玑,两封书信公开后,引得网友纷纷点赞。在雅安发出的书信之后,不少凉山网友自发撰写“小作文”回应,诚邀雅安网友来邛海沐浴阳光、品尝烧烤,并表示“比分不影响情谊,凉山永远欢迎你们”。也有雅安网友再次发出邀请,请大家前来感受“好客雅安”的独特魅力,同时,似乎也隐含着言外之意:希望凉山“手下留情”。
凉山网友二创回应雅安
战书变情书
川超让城市营销进入“2.0版”
“阿凉”和“阿雅”间的回应,并非川超赛场上写出的第一封情书。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4日,雅安就率先化身“阿雅”,在《致攀枝花》一文中,亲切地唤攀枝花为“阿花”,见字如面,言辞恳切。书信从茶马古道讲到雅西高速,从金沙江畔讲到青衣江边,展现两座城市的文脉相接和情谊源远流长的同时,用“夸夸体”写尽了攀枝花的美好,也写出了雅安的诚意。次日,“阿花”在回信中,诚邀“阿雅”前来攀枝花感受阳光、泡温泉、吃米线,“这一刻,没有对手,只有家人;不论输赢,只话团圆”。网友见后直呼:“川超第一对情侣结成,阿雅阿花,你们踢完比赛原地结婚好了!”
雅安发布《致攀枝花》
这样的方式,也吸引其他城市前来组“CP”,让各地的城市营销从直白的宣推,迈入了浪漫、温柔的“2.0版”。
10月5日,眉山轻唤“亲爱的乐乐(乐山)”,称两地虽隔岷江,却始终心手相连,眉山的蟆颐观与乐山的麻浩崖墓,共同勾勒出汉唐时期蜀地文明的繁盛图景。乐山以凌云大佛镇守三江,眉山以三苏祠传承文脉,两座城市同根同源,共同书写着巴蜀大地的历史长卷。除了地域文化接近,两座城市更是在交通发展、水域治理、产业布局等方面始终呼应共进,以协作精神延续古嘉州与眉州的时代新篇。
眉山轻唤好友:亲爱的乐乐
10月17日,南充也写信给成都,喊道:“蓉,就等你啦!”两地共同串联起三国文化的千年脉络,一张“丞相,这次来翼德的主场”的海报,画出了满满的“三国情怀”。诗圣杜甫也来牵线,从阆中古城到浣花溪畔,蜀地诗韵在两地回响。嘉陵江和锦江,更是一个壮阔一个浪漫。两支球队用足球续写着四川人“智信仁勇严”的精神密码,“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而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三国的热血与足球的激情,在川蜀大地上共振回响”。
南充发布“蓉,就等你啦”,配图海报三国情怀满满
引网友点赞
两地情书是“秀肌肉式深情告白”
信件内容温和细腻,网友们在评论区里激情澎湃。大家喜于看到这样充满“文人雅趣”的对话,评论区里参与感、互动感满满。
正如网友所说:“川超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球场你争我抢的拼搏,更应成为城市之间人文交流的有效载体。”眉山写下《致乐山》后,网友们纷纷喊出“你我兄弟,辈子兄弟”“句句不提爱,句句皆是爱”的暖心话语。雅安发布《致凉山》后,网友表白两地:“从古道到高速,时代在变,可我们之间的那条路,从未断过。”
城市间以“飞鸽传书”的方式交流,不仅加深了两座城市的情谊,更赢得了大量网友的点赞。细品书信,不难发现,除了展现两地在多方面的共通性外,这更像是一场“秀肌肉式的深情告白”:从“你有,我有,大家有”的简单陈述,升华至“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温馨愿景。
例如,眉山在给攀枝花的回信中,提到了三苏文化和三线文化,网友们则用两座城市一文一武、一刚一柔,再次概括两座城市的特点。也有网友点出,其实眉山也有三线建设的历史,再一次加深了大家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南充给成都的信件中,也亮出了这些年来当地的发展成绩和历史底蕴,展现自身各个方面的实力。
专家点评
城市营销“以情动人”最能打动人
10月18日,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蔡尚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通过“情书体”传播,展现了其在城市营销方面的创新性,这种营销方式不仅新颖,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种将城市人格化、拟人化的传播方式,能充分体现情绪性、情感性和情趣性。”蔡尚伟认为,在城市营销和传播策略中,“以情动人”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情绪价值也正成为文化传播、文旅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词。而这种创新型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让普通受众产生亲近感,愿意去关注和代入,提高大家的参与感和分享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