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川超”凉山队主教练何伟:目标挺进八强 希望更多孩子实现“足球梦”|川超·点将台
封面新闻客户端  2天前 20:34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10月19日晚,四川凉山民族体育场内,“川超”凉山好医生队主场迎战雅安貊貊队。赛前,当大屏幕上出现凉山队主教练何伟的照片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目前,凉山好医生队以3胜1平0负10积分的成绩,排名“川超”川西赛区第一。球队背后,何伟,这名出生于1994年的凉山青年,带着队员们一路披荆斩棘。随着“川超”赛事持续火热,何伟也逐渐被更多网友和球迷知晓,成为大家口中凉山足球新生代的“领军人物”。

  

  何伟一直想要打造一支专业球队,为此他组建了一个足球俱乐部。网上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很多,传播度最广的,是他为了支持球员参加比赛,不惜卖掉成都的房子。

  

  10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何伟。他说,房子挂网后没卖出去,自己贷款给球员发了工资。在他看来,这点压力不算什么,为了足球梦想,做这一切都很值得。

  

  

  何伟。图据受访者

  

  9岁接触足球

  梦想成为职业球员

  何伟在凉山州昭觉县长大,第一次接触足球,是9岁的时候。站在水泥地上,当脚尖触碰到黑白相间的皮球时,他的内心感觉“被电了一下”。

  当时,在昭觉县,“拉莫杯”足球赛是热度最高的球赛之一,也是很多凉山少年的足球启蒙。跟在哥哥们的屁股后面,何伟望着足球在脚下快速传递,不知怎的,内心竟热血沸腾起来。长大后,他才知道,这种奇妙的感觉可能就是“灵魂共振”。

  之后,何伟的身上常常带着一个足球,闲下来时就踢两脚。在初中教练秦勇的训练下,何伟球技提升很快。2010年,初中毕业后,何伟向父亲提出,去成都学足球,成为一名职业球员,但被父亲果断拒绝。

  “当时,昭觉没有太多人接触专业足球,也没有成功走出去的案例,所以父亲并不同意。”但何伟仍旧选择了这条少有人走、成功概率不高的路,即使在当时,他对职业球员的理解,也仅仅是“一心踢球的人”。

  架不住儿子的坚持,父亲最终松了口。2011年,何伟跨进四川省体育运动学校的大门。但起步晚、基础差、年龄大,学了4年后,何伟发现自己与职业球员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他想要换种方式坚持热爱,于是把目光投向了足球教练。

  成为教练的第一步,就是寻找球员。2015年,他回到昭觉,发掘踢足球的“苗子”。不过,在很多当地家长看来,踢足球是不务正业的事,更别说让孩子专门去学足球。何伟只能再次求助父亲,在父亲的“担保”下,何伟带着17名10岁左右的少年去了成都训练。

  当球员和当教练,是两个概念。相较于球员的“指哪儿打哪儿”,教练需要更宏观层面的把控。“有的孩子甚至连出去是踢足球还是打篮球都分不清楚,还要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写作业,训练以及三观引导等等。”何伟说,那段时间,他是既当爹又当妈。

  

  何伟(左一)和他的学生。图据受访者

  教育方式,则成为何伟执教前期面临的最大困难。起初他不懂如何与孩子们沟通,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反而引起了小球员们的抵触。在何伟的老师唐国勇一步步耐心教导下,他逐渐把这支球队带上正轨。现在,当年走出去的17个孩子中,有的通过足球考上了大学,也有人踢上了职业联赛。

  

  贷款给球员发工资

  比小球员更关键的是要有专业青训教练

  凉山是一个有着“足球基因”的地方,这里有众多孩子热爱足球,他们身体素质好,灵活度高,有着极强的踢球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肯吃苦,无论在球场摔倒多少次,也能再站起来。

  何伟不愿辜负这群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所以每场训练,他都投入全部的精力。让孩子们去更专业的地方踢球,这一路可能会有质疑声,但他从没觉得自己会失败。在他看来,就算孩子们无法成为职业球员,足球一定会带着他们走出大山,看见更大的世界。

  何伟的堂弟何剑翔就是其中一个。4年前,凭借足球特长,何剑翔考入了西南大学,今年毕业正逢“川超”,何剑翔选择回到凉山,为家乡荣誉而战。偶尔在场下,何剑翔也会和何伟讨论一些战术的配合,一问一答的瞬间,何伟仿佛在弟弟身上看到当初自己向老师请教时的模样。

  

  何伟(左一)和他的小球员们。图据受访者

  “以前是期望能够培养一两个人成为职业球员,现在我想要打造一支专业的球队。”2025年,为了能让球员参加中冠联赛,何伟注册成立了凉山鹫诺足球俱乐部。他坦言,足球是一项很花钱的运动,即使有着当地政府的帮助,要参加这类半职业的球赛,还需要更多资金投入,“球员跟着你踢比赛,不可能不给他们发工资,不负责他们的生活。”

  何伟想过把自己在成都的房子卖掉,但挂网后,价格不合适没卖出去。“后来我就贷了款,先把大家的工资解决了。”何伟说,虽然后来球队并没有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带着球员们看到了国家级联赛的模样,他觉得也很值得。

  

  何伟在赛事新闻发布会上。徐湘东 摄

  为何宁愿贷款也一定要让球员踢比赛?何伟说,一是想让球员站上更高的平台,参加专业的赛事,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想让这些有天赋的孩子,像当初的他一样错失机会,比别人“慢”一步,“这点还贷压力还能承受,明年我也会继续带他们参加比赛。”

  一场场比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凉山“鹫诺”,知道了何伟。有家长开始将喜欢足球的孩子带到俱乐部参训,但何伟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俱乐部是培养青训苗子的基石,但更为关键的,是要有专业的青训教练。”何伟用更通俗的话解释,“面对100个孩子,1个教练和20个教练的教学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川超”下个目标是进入8强

  希望能给更多孩子种下“足球梦”

  9月,“川超”火热开赛。赛前,何伟接到邀请,给凉山州队当主教练,他没有犹豫,一口应下。

  

  何伟在指导凉山队队员。图据受访者

  第一场比赛对战“神秘之师”攀枝花队,只有8天的磨合期、到场训练球员不齐,何伟只能采取防守的策略,“保底就是打平,能胜肯定最好,但一定不能输。”不过,在0:0战平攀枝花之后,有网友对这个成绩提出了疑问。

  “没办法忍住不看评论,但也只能安慰自己和队员,毕竟还是有很多鼓励的声音。”球迷们对凉山队寄予高度期望,让何伟直呼压力很大。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他每次打完比赛后就立刻赶回成都,看看还在省体校训练的30名只有13、14岁的球员,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回凉山训练。每周训练三到四次,每次90分钟,何伟丝毫不敢松懈。在之后的比赛中,何伟交出了“三连胜”的答卷,下一个目标也开始明晰,挺进8强。

  

  凉山队赛后向球迷致谢。徐湘东 摄

  何伟的启蒙老师罗军曾表示,何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教练,能够扛起凉山足球的大旗;网友们更是称何伟为凉山足球的“领军人物”。面对这些赞誉,何伟觉得有些惭愧。他觉得,自己的出名是因为遇到了“川超”这个风口,“凉山还有很多优秀的教练,他们如果也来执教‘川超’,也能成为下一个足球‘教父’。”

  在何伟看来,“川超”最重要的不是带来了名气,而是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足球这项运动,让更多家长能够看到足球带来的可能性,让更多孩子能够走进专业的绿茵场。相信通过球赛,能给更多的大凉山孩子种下一个“足球梦”,未来这个梦想一定会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