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第三批“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雅安市宝兴河成功入选。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条河湖获评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宝兴河的“美丽”蜕变,得益于全域协同治理的有力推进,也离不开日常科学、精准的水环境监测保障。那么,水环境监测究竟监测哪些内容?又是如何开展的呢?
监测对象:
水质与污染源并重
水环境监测是依据水的自然循环规律,对水体的质量、水量以及水体中影响生态与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期或持续的观测与分析。其监测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是对受纳水体的水质监测,涵盖地表水(如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和地下水;二是对各类污染源的监测,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源头。
此外,水环境监测还包含生物监测。通过观察水体中生物群落结构、数量变化或生物体内污染物积累情况,判断水环境健康状况。生物监测能综合反映多种污染因子的长期影响及历史污染状况,是对化学和物理监测手段的有效补充。
监测流程:
科学严谨 环环相扣
水环境监测是一项严谨的系统工程,通常遵循以下关键步骤:
前期调查,摸清底数:监测工作启动前,需对监测区域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掌握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同时了解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提供依据。
优化布点,科学采样:根据监测区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布设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确保采集的水样能够真实、代表性地反映整体水质状况。
规范采样,妥善保存:针对不同监测指标,采用相应的采样方法,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存水样,防止因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导致水质改变,保证样品从采集到分析的完整性。
精准分析,获取数据:在实验室中,依据水样特性和待测指标,选用标准分析方法和严格的质控措施进行精确测定,获取可靠的原始监测数据。
数据处理,发布成果:对获取的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与分析,评估并控制监测过程中可能的误差,最终形成准确、客观的监测结果,予以整编并公开发布,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通过这套规范、连续的监测体系,能够准确掌握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持,守护好我们的“美丽河湖”。
来源:《雅安日报》

往期回顾

从实验室到山林 编织生态守护网
连续入围!雅安河湖究竟有什么魅力?答案全在这里
雅安市召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 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