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门诊启用仅一年 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成都日报  今天 05:55

  

  

  

  

  2024年10月26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1号楼门诊正式启用,距今正好一年。新大楼门诊的启用,一改过去门诊分割在院内不同区域的不便,以科学布局体现集约化和效率化,让患者的就医体验大幅提升。

  集约、便捷、人文、智慧,这是市三医院门诊呈现出来的四大特点,这些特点正好契合了患者就医需求。因为诊疗室、检查室的大量增加,该院门诊的服务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集约

  问诊检查诊区一并搞定

  集约化是市三医院门诊的一大特点。乳腺甲状腺外科门诊是一个典型。

  熟悉该科的患者可能知道,在一年以前,该科门诊在一个地方,抽血在一个地方,超声检查在一个地方,穿刺活检在一个地方……患者看一次病几乎满院跑,让人身心疲惫。那时受医院条件所限不得不如此,因此在新大楼门诊布局时,为让患者少跑路,医院专门对诊区进行了一体化布局。

  现在的乳腺甲状腺外科,门诊和检查都集中在一个区域:4间诊室中间设了两间彩超检查室,患者走出诊室,迈步即能做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生还可以直接进来查看想要的检查角度,更能实现精准医疗。除此之外,乳管镜检查、抽血检查等都在这个区域,患者不用四处跑。因为该科就诊量大,还专门设了一个科室前台,在这里可直接实现就医引导、预约等。

  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吴剑介绍说,一体化的诊区设置极大方便了患者,仅一年时间,该科门诊量上升15%—20%。“科室以前一个上午的门诊服务患者150—200人次,如今有240—250人次,我自己的门诊以前看到中午12点,而现在通常要看到13:30。说明我们服务提升了,患者满意了,更愿意来就诊了。”

  和乳腺甲状腺外科一样,诊区一体化设置还有耳鼻喉头颈外科,除了医生诊室,听力中心、眩晕中心、内镜检查等就设在诊断室旁边,患者走出诊断室几步即可到达相关检查室。与此同时,收费处紧邻门诊和检查室,在同一个区域患者可实现“一站式”服务,大部分检查和治疗都在诊区完成。皮肤科同样如此,在一个诊区即可完成问诊和治疗。

  便捷

  转科或会诊在同一空间完成

  在医院,不是所有的科室门诊都能实现检查治疗一体化。市三医院门诊部主任王维强说,考虑到患者就医便捷需求,该院在门诊规划时就做好了集约化布局。

  在一年前,和大多数医院一样,该院也是按照内外科进行布局,但新大楼门诊彻底改变了传统布局,按照相关疾病进行全新安排。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消化内科和肝胆胃肠外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和肾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普胸外科等分别被放在同一个区域,骨科和疼痛科则被安排在一楼靠近放射影像科最近的地方,方便患者就近检查。

  相关疾病门诊同处一个区域也是医院集约化布局的一部分,不仅方便了患者转科就诊,而且为医生开展不同专科间会诊提供了便利。王维强说,之所以如此布局,是因为相关科室经常出现转科就诊患者,比如,有的患者咳嗽在呼吸科就诊检查后诊断为肺癌需要手术治疗,有的患者因头痛在神经内科就诊查出是颅内肿瘤,“他们需要立即从内科转诊到外科,有时候还需要内外科专家一起会诊,资源的集中极大方便了患者,不再需要他们焦虑地在科室间来回跑。”

  便捷还不仅这些。市三医院门诊在1-5层,每层都设有收费窗口,抽血检查则设在3楼,居中的位置方便了大多数人。另外,医院在每个诊区都提供了自助血压仪,患者通过扫码即能测血压,医生需要时即可提供而不需要专门再去测。如今,市三医院门诊又改进了诊间预约平台,刚看完病,就可以完成下一次就诊的预约。

  人文

  把关怀做到患者心坎上

  “办一家有温度的医院”,这是市三医院的办院理念。在门诊,“温度”二字得到了充分展现。

  近年来,该院康复科、医学美容部、中医科、皮肤科已开通夜(延时)门诊服务。特别是康复科门诊的“康复治疗夜门诊”,受到了上班和上学两个群体极大的认可。康复科副主任晏梓宴介绍说,康复治疗夜门诊设定的时间是从17:30到20:30,但因为患者较多,为了更好满足患者需求,值班的1名医生和2名康复师通常会延时服务到22:00。

  数据显示,夜门诊的开设让该科的门诊量增加30%左右,夜门诊平均每天要接待20名左右患者,他们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除了康复师治疗外,康复科还专门在诊疗室外开辟了运动大厅,里面摆放了跑步机、功率自行车、普拉提床等多种运动设备,患者治疗后可以进行主动训练,用“被动治疗+主动健康”的方式促进康复。“连健身房都给我们考虑到了,太暖心了!”一名患者说。

  在市三医院门诊,患者不仅感受到暖心,还能获得信心。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门诊,一跨进这个诊疗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科室的文化墙,上面不仅记录着科室的发展历程,还展示了多名患者从胖到瘦的对比照。“光终究会洒在你的身上,你也会灿烂一场”,文化墙上的这句话让人备受感动与鼓舞,激励了很多人通过治疗告别肥胖走向健康。

  从市三医院一楼到五楼的门诊区域,从便民设置、空间色彩到物品布置都可以发现医院对“人”的关爱。一楼大厅中央有个综合服务中心,患者在这里可以集中办理便民盖章,实现检查预约及失物招领;二楼和四楼也设有专门检查预约点;一楼大厅还设有“患者之家”,除了病友之间通过交流建立治疗信心,医疗专家还时时为他们提供科普健教;在大厅的一角,摆放着一台三角钢琴,有志愿者在固定时间弹奏优美曲子,缓解因疾病带来的不良情绪;门诊每层楼都设有休闲区,桌椅的造型和质地都让人很放松;五楼的露台像个巨大的花园,患者可在那里散步休憩。“我们努力让整个环境做到‘去医院化’,用硬件与软件的合理搭配让人松下紧绷的神经,也把我们的服务变得更温馨。”门诊部护士长向滨说。

  智慧

  用尖端设备提高就医效率

  自助预约、自助缴费、自助打印等设备如今已是三甲医院的标配,在市三医院门诊同样如此。新近上线、值得大众关注的尖端设备有两种,一种是自动发药机,另一种是全省首台心磁图仪。

  门诊大楼的药房从传统的窗户式变成了柜台式,药师和患者中间隔着的玻璃消失了,面对面的交流让人心更贴近了。柜台里面,新上线的自动发药机通过传输带源源不断将药送到药师面前,经核验后交给患者,“智能设备的投用让发药速度更快、更精准,效率极大提升,患者不再需要长久排队等待拿药。”药学部主任何琴说。

  市三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在整个西南都享有盛名。由于门诊量一直较大,该科充分运用互联网医院帮助患者就诊、线上查看检查结果,并通过专人负责的智慧化预约系统帮患者预约冠脉造影、射频消融手术,让患者等待时间缩短3-7天。而今,一个专门为心内科配备的尖端设备已正式投用了,这就是全省首台心磁图仪。

  心内科副主任王引利介绍说,心磁图仪是一款通过测量微弱生物磁场信号,辅助心脏疾病早期诊断以及急性胸痛快速诊断的非侵入式生物磁测量工具,是一种对心脏电活动引起局部微弱的磁场信号进行记录并显示的新型无创性检查设备,能精准早期发现冠心病等心肌缺血类疾病,从而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市三医院新大楼门诊启用仅仅一年,患者能够感受到的改观无法在有限的篇章中完整描述。该院负责人表示,医院将以“学科提升、质量提升、人文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精益管理”五大战略为抓手,不断优化、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医院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西南地区第一方阵医院。洪观/文 图据市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