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健美) 4月29日,云南省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在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据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3.6%,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降至1%,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与“十三五”末期相比,全省优良水体比例提升了10.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同时,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4项涉水约束性指标均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因水质优良、生态完好,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在重点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方面,我省采取“一湖一策”策略,从严落实“三治一改善”治湖举措。2024年,抚仙湖、泸沽湖水质达到Ⅰ类,阳宗海为Ⅱ类,洱海为Ⅲ类,滇池、程海为Ⅳ类,星云湖为Ⅴ类,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我省全力推进水源地保护监管工作。目前,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100%。同时,持续开展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41个城市黑臭水体已基本完成整治,整治率高达100%。
在流域治理方面,我省深入打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保护治理攻坚战。2024年,长江干流10个国控断面水质全线达到Ⅱ类及以上,珠江干流9个断面水质全线达到Ⅲ类及以上。此外,我省还抓实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完成57个总磷减排工程,新增总磷削减能力601.72吨/年。
为加强源头管控,我省严格落实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管”工作任务。2024年,完成19条国家重点水体排污口排查工作,共排查排污口7398个,溯源率达100%,整治率高达98.2%。针对园区水污染问题,我省也采取了有力措施进行整治,整治率高达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