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县老年大学举办撒尼人刺绣公益课
云南网  7小时前

  云南网讯(记者 牟燕红)当撒尼绣针遇上异乡巧手,古老技艺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在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浪潮中,石林彝族自治县老年大学精心策划并开展撒尼人刺绣公益课,邀请撒尼人老年学员化身非遗传承使者,为旅居学员搭建起学习彝族撒尼人刺绣文化的桥梁,让千年非遗技艺在一针一线间焕发新生。

  

  活动现场 供图

  走进石林县老年大学的刺绣公益课堂,撒尼人老年学员们身着五彩斑斓的传统服饰,手持绣布与彩线,热情地迎接来自天南海北的旅居学员。课程伊始,撒尼人老年学员们通过生动的讲述,向大家介绍撒尼人刺绣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原来,每一种图案都有其独特的寓意,火纹象征着对生命的礼赞,八角花纹寓意着吉祥如意,而那灵动的石榴花则承载着撒尼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在实际教学环节,撒尼人老年学员们亲自示范,从最基础的穿针引线开始,手把手教授旅居学员“平针绣”“扣花绣”“锁边绣”等技法。撒尼绣娘毕阿姨一边示范一边叮嘱:“这针脚要均匀,配色也要讲究,撒尼刺绣的美,就在这些细节里。”她指尖灵活穿梭,不一会儿,一朵鲜艳的八角花便跃然布上,引得现场阵阵惊叹。

  

  活动现场 供图

  课堂上,学员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十分融洽。旅居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尽管许多人此前从未接触过刺绣,但在撒尼人老年学员耐心细致指导下,逐渐掌握了要领。来自黑龙江的付女士感慨道:“以前只是在画册上见过撒尼刺绣,这次能亲手体验,才真正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美感。每绣一针,都像是在与撒尼文化对话。”

  据介绍,此次撒尼人刺绣公益课,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文化的交融。石林县老年大学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特色课程,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撒尼人刺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让撒尼刺绣这颗非遗明珠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