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原理?”……丰富多彩的科普展品吸引了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在曲靖市马龙区第一中学校园科技馆内,满满的科技感,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同学们在科普展品前驻足观看、动手操作、测试自己的反应能力、摆动小球研究力学原理……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享受丰盛的“科普大餐”。
近年来,马龙区创新科学普及方式,从基础展品、宣传展架、科普讲座到流动展品体验、校园科技馆,不断变换的科普内容创新既增强了科普工作的鲜活力,更提升了青少年对科技的关注度,潜移默化中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在马龙区第一中学,校园科技馆正成为学生们探索科学奥秘、激发创新潜能的重要平台。“2024年,我们率先建设了马龙区首个校园科技馆,占地180余平方米,设置了两个展区,涵盖了离心组合、牛顿第一定律、电磁加速器、磁悬浮列车等23件互动展品。”马龙区第一中学校长施加勇表示,我们巧妙地将生物、化学、地理、物理等课堂教学内容以展示参与的形式呈现,学生们在这里可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感受科学技术的乐趣,极大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怒发冲冠”展项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亲手操作,感受静电的神奇力量;在“磁悬浮列车”展项中,他们可以了解磁力悬浮的原理和应用……马龙区第一中学科技馆的展品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通过生动有趣的展示方式和互动体验项目,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展品的互动体验,我们轻松理解了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在心中种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马龙区第一中学2024级学生查朝然激动地说,在校园科技馆,我们将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透彻。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马龙区还常态化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流动式的科普教育形式,让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丰富的科普资源。同时,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技制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实验等活动,为学生们搭建“零距离”接触科技、探索奥秘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们在科学技术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全面健康发展。
云南网通讯员 徐红兵 应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