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跨越千里 云南夫妇为生命奇迹延迟备孕计划
昆明信息港  6小时前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5月8日,昆明某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33岁的小健(化名)完成了人生中一次特殊的“生命传递”——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为一名3岁的血液病患儿点燃重生希望。至此,他成为云南省第458例、全国第200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这份跨越山河的善意背后,是一对夫妻用爱与信念写下的故事:为等待捐献,他们主动推迟备孕计划,用行动诠释“生命至上”的承诺。

  

  从闽中到滇西:一对献血伉俪的十年爱心长跑

  出生于福建沙县的小健,早在读大专期间便与献血结缘。“既能帮助别人,又对身体有益,何乐不为?”秉持这份朴素的信念,他坚持每年献血,直至2018年2月在老家献血时加入中华骨髓库。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两个月后,他因探亲来到云南,被当地淳朴的民风和宜人的气候吸引,最终选择扎根德宏。更让他惊喜的是,在这片土地上,他遇到了人生伴侣:一位来自大理、曾在部队历练的姑娘。两人因相似的价值观走到一起,妻子不仅支持他持续献血,更带动他将献血频率提升至半年一次。“她总说,能多帮一点是一点。”小健笑道,夫妻俩的献血证已摞成厚厚一叠。

  再等等,孩子比我们更需要时间

  2024年6月,一通初配成功的电话让这对夫妇既欣喜又忐忑——小健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年幼患者匹配成功,但对方因病情反复迟迟无法进入移植阶段。面对长达近一年的等待期,家庭内部出现了分歧:盼孙心切的老人担心捐献影响儿子健康,更忧虑拖延备孕计划。关键时刻,妻子坚定站在丈夫身旁:“我们年轻,可以等;但那个孩子的生命不能等。”夫妻俩反复查阅医学资料,向老人解释捐献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最终用真诚打消了家人的顾虑。为配合捐献流程,他们主动将备孕计划延后了半年。

  生命至上:一场跨越年龄与地域的“双奔赴”

  捐献当日,采集机缓缓运转,鲜红的血液流淌着无声的祝福。小健的手机里存着患者家属手写的感谢信,“因为你的帮助,我们成功匹配到了骨髓,这份恩情无以为报,您的善良和热心,让我在困境中重新找回信心!”。尽管素未谋面,但这份以生命为纽带的联结让他感慨:“我的孩子未来会知道,他的到来会被善意让路。”

  当天,完成捐献后的小健身体状况良好,夫妻俩已重启备孕计划。窗外的蓝花楹开得正盛,如同这场爱心接力的见证——有人推迟花期等待新生,有人跨越山河续写生命,而春城的暖风里,善意永远比春天更早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