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公布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9·9”子丫小组滑坡灾害避险案例入选。
2024年9月7日至10日,受台风“摩羯”影响,河口县河口镇持续性降雨,9月7日,河口县自然资源局通知各乡镇必须应急转移4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受威胁群众,其中就包含该地质灾害隐患点。相关责任人迅速逐户逐人通知群众立即转移,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9月9日20时45分再次排查将危险区36户74名群众转移到集中安置点,21时13分左右全部转移完毕。9日22时30分,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河口县河口镇南屏社区子丫小组地质灾害隐患点突发滑坡,造成居民房屋36户79间受损。由于受威胁群众36户74人提前转移避险,未造成人员伤亡。
“1262”预警叫应机制是云南省在防汛救灾中的创新举措,通过气象部门提前12小时、6小时和2小时分别精细预报至县、乡镇的强降水落区,与应急防汛部门的防范重点区划定、救援力量预置及人员转移紧密联动。本次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能实现成功避险,正是得益于河口镇严格落实“1262”预警响应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和快速响应,实现了成功避险。
2024年,全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巩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与实效,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组织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等单位,通过推荐、征集、筛选、初选、网络投票、专家评选等环节,综合考虑监测研判与预警准确性、响应行动与避险时效性、危害程度及诱发因素、灾种典型性等多方面因素,从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选送案例中选出30个入选案例,再从中评选出了十大典型案例并公开发布,旨在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基层防灾减灾经验,帮助各地从案例中学习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水平,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黄翘楚
责编:李兴文
审核:黄芳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