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冯晓娟 胡燕 杨艳萍 5月 15 日,为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并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在“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昆明市西山区第二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低碳环保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感受“绿色”低碳生活的魅力。
活动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科普课拉开序幕。教师通过动画短片《瓶子的旅行》,向幼儿生动诠释塑料污染的危害与循环利用价值,用 “废旧物品也是宝” 的理念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当屏幕中塑料瓶历经 “回收 — 再造 — 新生” 的奇妙旅程时,孩子们纷纷举手提问,现场气氛热烈,环保的种子已在幼小心灵悄然萌发。
在旧物改造环节,亲子家庭化身 “环保设计师”,利用废旧瓶子、毛线、纽扣、布条等材料展开创作。家长与孩子分工协作,有的共同搭建 “环保城堡” 骨架,用麻绳缠绕出斑驳 “砖墙”,以纽扣和彩纸点缀成 “门窗” 与 “花园”;有的专注于旧凳子 “焕新”,用毛线编织彩虹纹路,以纽扣拼贴萌趣动物图案,让闲置物品化身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 “限量款” 家具。
活动现场,一座座充满童趣的 “森林树屋”“海洋乐园” 接连诞生,旧凳子也穿上了色彩斑斓的 “新衣”。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作品兴奋地说:“原来塑料瓶可以变成城堡!”“旧凳子比买的还漂亮!” 家长们则感慨:“这样的活动既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又让环保意识深入家庭。”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亲子互动的温馨体验,更是幼儿园环保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据悉,未来,昆明市西山区第二幼儿园将设立常态化 “环保工坊”,持续收集旧物材料,并每月开展主题创作活动,如纸箱机器人、树叶拼贴画、旧衣改造秀等,鼓励更多家庭参与绿色生活实践。活动结束后,已有不少家庭反馈,幼儿主动在家进行垃圾分类,并积极提议 “把废旧玩具送给需要的小朋友”。
昆明市西山区第二幼儿园通过 “寓教于乐 + 实践创新” 的模式,让低碳环保从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生活日常。园方表示:当孩子学会用创意点亮废旧物品,环保就成为了一种充满温度的生活方式。希望通过家园共育,让绿色基因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持续生长,为守护地球家园培育新一代“环保小卫士”
此次活动以亲子共融为纽带,以旧物改造为载体,不仅让低碳理念渗透到家庭单元,更通过儿童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的辐射效应,为构建绿色低碳的社会生态注入了鲜活力量。(图片均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