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凡
在云南锐达民爆公司的实验室里,孙胜凡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火箭弹设计图。这位35岁的高级工程师,已经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两型增雨防雹火箭,让云南的云层“听话”起来。
“要让每一滴雨都落在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孙胜凡常挂在嘴边的话。2019年,他带领团队开始研发6000米射高的JFJ-6B火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他就自己设计试验工装;设备不足,他自掏腰包添置小型试验设备。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他们终于突破了火箭发射稳定性、催化剂播撒效率及发动机壳体自毁技术等关键技术瓶颈。
2023年,JFJ-6B通过中国气象局鉴定的那一刻,整个团队激动不已。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孙胜凡把在南京理工大学学到的理论和经验带回云南,带领团队向7000米射高的JFJ-7B发起挑战。
“他总说‘再试一次’。”团队成员回忆,每次试验失败,孙胜凡都会第一时间分析数据,找出问题。正是这种执着,让团队在2024年底成功完成JFJ-7B的定型鉴定。
在人工增雨的作业中,火箭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锐达公司JFJ-6B与JFJ-7B增雨防雹火箭的成功研发与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公司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知名度,也为云南各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孙胜凡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气象科技事业,用科技之光照亮防灾减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