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一平台的推进实施到业务条线的自主研发,从聚焦服务到着眼应用,数字化、智慧化已逐步成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云红河集团”)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用是重中之重。通过打造满足各业务部门和各工厂需求的‘数字场景’,我们以落地为准则,全面赋能管理和服务。”红云红河集团信息部相关负责人说。
“应用为王”,需要具备系统思维
红云红河集团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明确“为什么做”“做什么”“如何做”。
经过系统谋划,他们形成了涵盖组织架构、应用场景、管理能力等多维度的“问题清单”。在“问题清单”的基础上,红云红河集团着眼关键领域,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数字化战略是方向、数字化人才是基础、数字化需求是关键、数字化平台是支撑、数字化应用是载体”的总体思路,从方向、基础、支撑、载体几个维度夯实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基础。
“应用为王”,需要做好共享众创
红云红河集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明确数字化转型“管理驱动、信息支撑、标准先行、自主创新、共享众创”五个原则。其中,“共享众创”成为其成果迅速转化落地的方式之一。
无论是数字孪生技术,还是打造精品车间;无论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是一键启动的“数字驾驶舱”,这些“数字场景”打造成功后,红云红河集团信息部抓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共享场景”,根据各工厂实际进行相应推广应用。比如,在电梯管理过程中,红云红河集团物流中心通过自主研发数字化应用,将电梯管理涉及的特种设备位置、管理人员信息、维保计划等纳入数字化平台管理,迅速总结提炼形成相关数字化管理办法,在各工厂进行推广。
“应用为王”,需要人才队伍支撑
对于数字化转型而言,打造一支高效能、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基于此,红云红河集团将集团本部作为人才培养的“总指挥部”,将生产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将车间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
聚焦人才锻炼,红云红河集团成立了数字化应用职工创新工作室,采用“自主创新+快速赋能”模式,由集团统一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平台支撑体系,工作室成员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开发数字化应用,实现低代码开发的目标。
聚焦人才成长,红云红河集团多点发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畅通员工成长通道,选拔管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动力。
聚焦人才孵化,红云红河集团注重项目实战,将攻坚项目打造成人才库的“蓄水池”,在项目实战中表现突出的学员被选拔进入人才库,作为新的项目骨干促进人才培养,形成“以项目育人才、以人才促项目”的良性循环。
突出“应用为王”,打造“数字场景”,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红云红河集团正努力探索、开拓奋进。(完)(杜星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