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伴服务”托起留守儿童的幸福童年
云南政协报  昨天 12:55

  ■ 通讯员 王国敬

  夕阳余晖中,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街道牧羊村委会漫山翠绿,炊烟袅袅。牧羊河潺潺流淌,河边一处农家小院里,放学回家的莹莹正忙着给鸡鸭喂食。

  “莹莹,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吗?你看,阿姨从集市上给你带了最喜欢的官渡粑粑。”阿子营街道纪工委书记谌丽像往常一样,下班途中来到莹莹家,关切地询问孩子当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早就写完啦,谌阿姨。”懂事的莹莹一边给刚进院门的谌阿姨搬来板凳,一边笑着回答。

  这一幕,正是盘龙区为辖区留守儿童提供“村伴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辖区留守儿童提供 “村伴服务”,源于盘龙区纪委监委年初组织开展的一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大走访、大调研。

  为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盘龙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清单式梳理+地毯式排查+点穴式督导”模式,督促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联动辖区各行业监管部门开展全链条、穿透式排查,深入基层一线走访群众,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查阅台账、大数据对比等方式开展调研。正是在这次走访调研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的困境让盘龙区纪委监委和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深感忧虑。莹莹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给莹莹的生活提供帮助,盘龙区纪委监委、区民政局、阿子营街道经过多次会商研判,提出了向莹莹一家提供全方位“村伴服务”的创新举措。由一名村委会干部作为未成年人保护专员,专门负责莹莹的日常陪护,并为其建立了详细的关爱档案,记录她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心理需求等信息,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开展沟通交流、提供学习辅导等方式,从学习帮扶、素质培养、安全教育、心理发展等多个方面弥补莹莹家庭功能的长期缺失。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莹莹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据悉,在盘龙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区民政局积极开展专项关爱行动,联合属地街道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及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组建起由“民政干部+街道工作人员+村委会成员+社工”构成的联合服务小队。这支队伍深入每一户留守儿童家中探访,并为辖区298名在册留守儿童配备未成年人保护专员队伍,提供全覆盖的“村伴服务”,真正实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托起他们的幸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