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压紧压实责任,创新工作方法,构建组织保障、资金支持、分类处置、协同联动的“四维体系”,推动保交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昭通市36个保交房项目14596套交付任务,已完成交付14592套、交付率达99.97%,剩余1个项目4套交付任务拟采取“置换+退房”方式完成。
强化组织保障 用好统筹协调“指挥棒”
昭通市以“强引擎”驱动保交房攻坚,多点机制协同发力,护航民生工程平稳落地。
在健全组织体系方面,昭通市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金融、住建的副市长以及法院院长为副组长的保交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双周例会、每日调度”机制,统筹推进保交房各项工作。
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昭通市创新实行“五个一”推进机制,通过“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责任化考核”,协调解决推进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推动保交房工作落地见效,确保提前完成省级既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昭通市制定落实保交房“1+2+36”一揽子工作方案,实现项目100%覆盖,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强化资金支持 用足融资政策“工具箱”
昭通市创新构建“融资协调+资金纾困+风险防控”机制,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建立“政府搭台、银企对接”的融资服务模式,保障符合“5+5+1”条件的商品房项目应进尽进,协调金融机构对“白名单”项目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目前,昭通市共推送“白名单”项目7批13个,审核通过11个项目,授信额度13.18亿元。
同时,昭通市不断丰富融资政策“工具箱”,通过“释放银行保证金+国企回购房源”双轮驱动,创新设立保交房专项纾困资金池,累计筹措资金3370万元。
此外,昭通市还建立保交房项目清单“全流程”管理机制,对复工续建项目资金实行“特别保护”,明确“三不”原则,不得随意查封、不得违规划扣、不得挪用占用,从源头把控风险。同时健全预售资金监管机制,动态监控资金流向,切实做好资金监管拨付工作,严防抽逃挪用项目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强化工作举措 打好分类处置“组合拳”
昭通市严格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全面摸清保交房项目困难问题底数,逐个进行分析研判、逐项建立台账清单,积极采取“一项目一策”“一周一调度”等措施,分类推进保交房项目处置。
对于在建续建的项目,昭通市综合运用行政、司法、公安、审计等力量,推动项目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审核纳入“白名单”,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对逾期交付项目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全部纳入动态管理;对于依法应无偿收回的土地要坚决收回等相关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处置到位;依法启动破产程序,落实购房人债务权利第一顺位,优先退还购房人房款,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强化协同联动 打赢问题化解“攻坚战”
昭通市建立健全“府院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发挥政府部门和法院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与政法委、公安、司法、金融监管部门的协同作战,有效攻克保交房难点堵点,有力推进保交房问题化解。今年以来,通过“府院联动”方式,昭通市协调解决4个保交房项目账户资金被查封冻结问题,助推保交房项目顺利建设交付。
此外,昭通市依托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做好保交房工作政策宣传,依法依规公开涉及保交房攻坚项目建设进度、动态等信息。建立商品房交付前预验收工作机制,邀请购房业主参与分户验收,充分发挥业主监督作用,严把交付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