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医探|砂仁,不只是调料
开屏新闻客户端  4小时前

  

  立秋之后,又到了采收砂仁的时节。这种源自姜科植物的果实,在云南是一种常见的调味佐料,人们会在炖鸡煮肉时放一点,主要是为了解腻去腥。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尤二姐饭后咀嚼砂仁,贾蓉进门后与她争抢——表明古代中国人还曾将砂仁作为口腔清新零食。

  

  作为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的调味佐料,砂仁除了增香解腻,究竟还有哪些药用功效?开屏新闻记者特邀临沧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医师李艳进行解读。

  

  从厨房到药房

  砂仁是醒脾调胃的良药

  李艳介绍,砂仁是云南本地常用的解腻香料,民间多用于煲汤、炖肉、炒菜等。因其芳香浓郁、略带辛涩,能有效去除肉类的腥味,使菜肴肥而不腻,又有助于消化。

  

  同时,砂仁也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材,其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主要应用于湿浊中阻、脘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病证。《本草纲目》中记载,“春砂仁,性温味辛,功用行气和胃醒脾,主治胸脘胀满,胃果食滞,噎膈呕吐等”。

  历代医家总结砂仁的特点是辛温化湿而不燥烈,行气而不破气,是醒脾调胃的良药,对于脾胃气滞、脾胃虚寒而致的泄泻、冷痛等均有良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砂仁中丰富的挥发油成分能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并能止痛、止泻,排除消化道的积气。

  

  

  哪些人适合吃砂仁?

  哪些人不宜?

  李艳介绍,砂仁适合平素脾胃虚寒、寒湿气滞的人群使用,这类人常表现出腹部隐痛,脘腹胀闷不舒、痞满不饥、倦怠乏力、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喜暖喜按,腰酸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

  砂仁性温味辛,因此阴虚内热、湿热中阻等表现出热象之人不宜食用。同时砂仁属于苦香味香料,如果放太多就会特别苦,起到反作用,故用量不可过多。此外,砂仁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为免影响药效,无论是熬药还是煲汤做菜,砂仁一般后下煮5分钟左右即可,作为茶饮时用开水焖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砂仁的养生妙用

  李艳推荐,砂仁可搭配山柰、陈皮加工猪蹄、猪大肠、猪肚等腥味比较重的食材,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令成菜香气四溢。同时可制成砂仁蜜、砂仁茶、砂仁酒、蜜饯砂仁、砂仁糖果等特色产品。日常生活中,砂仁可以制作成很多养生美食,比如:虚寒体质、易腹泻的人,可用砂仁、鲫鱼、姜片、陈皮做成砂仁鲫鱼汤;妊娠呕吐的妇女,可用砂仁粉、大米、红枣熬制砂仁红枣粥,缓解孕吐反应(建议食用前咨询医生)。

  此外,还有多种巧用砂仁进行保健的方法:比如砂仁陈皮代茶饮能调理脾胃经络,促进脾胃运化;砂仁泡脚能通过热水的温热刺激和砂仁药效的渗透,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砂仁研末制成砂仁香囊有一定的芳香开窍作用,能刺激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等。

  

  李艳特别指出,砂仁作为我国知名的南方道地药材,是“四大南药”之一,其中又以广东阳春县所产者最为出名,被誉为“阳春砂”。云南省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阳春砂引种栽培并获成功,逐渐成为阳春砂最大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91%以上,是云南省重点打造的“十大云药”品种之一,选购砂仁时,以个大、坚实、仁饱满、香气浓郁者为佳。

  开屏新闻记者 李松梅 摄影报道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