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农业植保机开展作业 □李 昕 摄
无人机培训机构教师正在授课
无人机应用于电力设施维护巡检 □李 昕 摄
无人机培训学校教师给消防队员授课
兰州少年备战穿越机比赛
兰州交警用无人机完成巡逻监控任务 □葛 强 摄
航模爱好者加注燃油
夜幕下的黄河之滨,无人机编队化作璀璨星河,勾勒出城市灵动的轮廓;晨光中的金城沃野,植保无人机穿梭于阡陌间,精准开展农田监测……如今,低空经济正以多元应用场景为笔,为兰州勾勒出“立体发展”的新图景。
时下,低空经济已深度融入城市发展与民生服务。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无人机在农业、能源、环境监测、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业内人士介绍,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可搭载智能设备,按预设路线完成农药喷洒、苗情监测等任务;电力巡检时,无人机利用高清摄像与红外检测技术,实现输电线路隐患“可视化”排查;消防救援现场,无人机秒变“空中侦察兵”,实时回传火情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大型赛事活动现场,无人机化身“空中卫士”,完成巡逻监控、应急保障等任务。
当前,我市在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涌现出甘肃纵横嘉业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头部企业,构建起覆盖原材料、零部件、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导航定位、运营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条。兰州新区更是规划出“一港两环四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蓝图。目前,兰州无人机行业从业人员达3万人,涵盖消费级和行业级无人机操作人员。
从黄河之滨到陇原大地,低空经济正驱动兰州在新赛道上加速前行。相信随着政企学研协同深化,兰州低空经济必将朝着智慧、绿色、安全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振翅高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文 胡淼山/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