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期间,潍坊市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调度市县两级部门、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同市风办、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动员6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组织20000余人次志愿者投身现场服务,构建起覆盖赛事保障、文化推广、助残服务、环保宣传等多个领域的服务矩阵,在开幕式主会场、放飞场、火车站、道路枢纽等4类核心区域科学布设60余个志愿服务工作站(点),开展贴心服务,展现了潍坊“世界风筝之都”“志愿之城”的人文内涵和温暖底色。
统筹推动·织密保障网络
4月初,市委社会工作部制定全流程志愿服务工作方案,按照重点活动、重点区域精准保障原则,对各县市区进行任务区分,调度部署志愿服务保障工作落到实处。活动期间,安丘市在世界风筝公园会场精准划分25个园区网格服务区,35个园区外服务包靠站点及90个摆渡车接驳点,实现“定岗定责定人”精准管理。4月16日,安丘市、滨海区对相关部门单位和志愿者开展专项培训,围绕园区功能区导览、应急消防、舆情处置等模块,通过情景模拟、专家讲解等方式,全面提升了志愿服务保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主站攻坚·护航蓝天盛宴
志愿者化身“青春向导”,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服务、负责的态度投身到各项志愿服务之中。潍城区、安丘市组织所属志愿服务组织开幕式前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志愿者们重点对场地围挡、临时搭建物、疏散通道等关键点位进行加固整改,增设多处防滑警示标识。风筝会开幕式当天,从线路引导、秩序维持、物资搬运,到饮水供应、卫生清理、放飞服务,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各保障单位以专业化服务为风筝会织密“安全网”,全天候联勤联动确保盛会安全零隐患、服务零缺位。滨海区做好滨海云门国际风筝放飞场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志愿者助力109支参赛队伍顺利完成1000余只风筝的精彩放飞。潍坊市雷霆和先锋以及安丘市精英、浩鑫、蓝天5支社会救援队伍联合在场内布设4个应急救援处突组,配备AED除颤仪、急救无人机等设备,高效完成伤员帮扶、走散儿童寻回等任务。
动脉疏通·畅通出行链路
安丘市创新构建疏导体系,安排186名交通志愿保障人员,110辆免费摆渡公交车,启用多处临时停车场,实现“自驾+接驳”无缝衔接。潍城区和寒亭区在潍坊站、北站设置多个志愿服务驿站,志愿者统一着装,提供乘车引导、行李搬运及路线指引,3天累计发放宣传单页1700余份,服务游客2000余人次。山东祥捷电力“新能源爱心车队”志愿服务队组建配备统一标识的“爱心车队”为抵潍的外地游客提供免费接驳服务,接驳游客160余人次。坊子区在活动场地附近道路实行交通管制,科学合理地安排志愿服务保障人员,加强客流疏导频次,全力保障交通车辆有序通行,沿途增设多个“红马甲服务点”,配备应急药品、饮用水、太阳伞等物资,全天候为乘客提供引导、帮扶,志愿者们以“点对点”的暖心服务,让游客体验“一路通达、全程无忧”的暖心服务。
温情传递·共筑文明风景
潍城区联合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打造“可触摸的文化长廊”,在火车站广场设置文化宣传点,发放《潍坊风筝文化手册》2300份,非遗传承人展演扎制技艺,为游客讲解风筝历史、技艺及民俗故事。安丘市推出“风筝舞动蓝天 法治播撒心田”普法宣传暨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活动,通过“法律谜题竞答+非遗法治作品展”,发放普法资料,让民法典、反诈知识随风传播。潍城区扬帆公益活动服务中心、黄丝带公益服务中心、益泉公益服务中心等组织的志愿者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展“清洁城市”行动,清理路面垃圾、擦拭公交站牌、规整共享单车。志愿者们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为游客营造整洁有序的节会环境。
因风筝相聚、因风筝相伴、因风筝共事、因风筝出彩。“志愿红”——潍坊最温暖的文明底色,给一年一度的风筝盛会注入动力、输出感动。
编辑:李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