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人间四月天,步入潍坊临朐,放眼望去,青砖朱瓦,玲珑细丝扣檐,上下氤氲恍若九天纱锦。置身城内,公园棋布、一步一景、移步异景,静看弥河蜿蜒而流,漫漫碧波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已成为临朐人心目中的“莫奈花园”。
扛起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担当,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国天然氧吧”实至名归;
视资源为资本,把县域当景点来打造,聚力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响“生态临朐”品牌;
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横空出世”,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链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一河两岸,向新而兴,临朐的魅力,在于四时佳兴、皆与人同。如今,临朐大地上,一城山水与产业发展交织成片,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正进行深刻改革。
一河碧水 两岸繁花——这里山水云集、环境秀美,“诗和远方”近可抵达
灵气所钟、钟灵毓秀,临朐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数字为证,临朐县境内大小山峰2000多座,河流130条、水库122座,森林覆盖率达46%。
更为神奇的是,把山东省地图纵横对折,中点恰是临朐。在这片土地上,有A级以上景区15处,其中,“五镇之首”东镇沂山,有着“鲁中仙山”之美誉;“北国江南”老龙湾,是中国七十二名泉之一;“齐鲁红叶之冠”石门坊,是中国五大红叶观赏地之一;原生态景区黑松林嶙峋山石、澄澈蓝天与翠绿松海相映成趣,尽显原始风貌;云中草原,宛如一处遗世独立的梦幻仙境,连绵起伏的草甸似绿色绒毯向天际延展。镇山、名泉、红叶、化石、奇石……不胜枚举的景点犹如群星闪烁,亦如玉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
依托殷实“家底”,临朐打破“点性”思维,在版图上“排兵布阵”,针对景点散落于阡陌之间的特点,打出“捆绑开发、提升级别、优化组合、统一包装”组合拳的同时,从各景点强基内功切入,在“提升”和“新建”下足“绣花功夫”,把“造景留人”作为投入重点,变游客走马观花的“快”旅游为亲近自然的“慢”体验。
“山东最美乡村”寨子崮,“齐鲁最美田园”淹子岭,“山东省古村落”北黄谷,“网红打卡地”腰庄……一村一面孔,千村千模样,临朐摒弃了过去“插花式”“盆景式”的做法,着力优化延续村庄原有景观特色和传统乡村原汁原味风貌,传承乡村文脉,凸显乡村风情,留住乡村记忆,着力打造外有景观映衬、内有文化铺垫的“一村一景”升级版,演绎了美丽乡村的村貌之变、理念之变。
“挥毫泼墨”山水间,美丽乡村入画来。
临朐将乡村振兴纳入旅游发展体系,与传统古村落、特色小城镇等一并规划,抓好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点等旅游节点的“内外兼修”,高标准建设连接沂山、石门坊、嵩山、五井石林等景区的环西南部旅游专线,实现县内干线公路至主要旅游区、重点旅游镇、旅游乡村交通连接全覆盖,“点上有特色、线上有示范、面上成规模”的“齐鲁乡村风情画”,成为临朐全域旅游落墨之处的点睛之笔。
“我们把县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篇布局,在全域旅游大视野下,按照错位布局、差异发展要求,着力打造全景化打造、全领域互动、全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格局。”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旅局局长朱占花表示。
产业焕新 发展升级——这里资源丰富、产业兴盛,优质特产不胜枚举
在沂蒙革命老区临朐的山水之间,弥河水自南部山麓潺潺而下,流经镇街村落,淌过成荫绿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貌为临朐带来了雄伟奇秀的自然山水,更孕育了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饮食文化。
临朐全羊、鹅肥肝、洋槐蜜、临朐山柿……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丰富了临朐的美食生态,每一种美食都是临朐文化的一个基因。网络社交平台上,有外地观众留言说,“原来只觉得临朐是一个小县城,没想到这里的美食佳肴也是一绝!”
很多人没有想到,原产于法国朗德省的朗德鹅,会成为临朐的“致富鹅”。“我国每10块鹅肥肝里,就有7块产自临朐,牌子‘响当当’。”临朐县鹅产业协会会长高世峰告诉记者,该县目前年出栏朗德鹅500万只,年产值80亿元以上,产品销售辐射全国各大一线城市。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获取食物的变通,更是推动发展的智慧与活动的体现。临朐深挖传统特色饮食资源,加快向预制菜延伸,实现提档升级。
“不吃临朐全羊,白来临朐一趟。”这句略带夸张的俗语,道出了临朐全羊的知名度。从平房门店野摊子到登上大雅之堂,临朐全羊实现了由农村走进大中城市和高档餐馆的历史性进步。从独家传承到遍地开花,临朐全羊已历经200多年,长盛不衰。
在位于五井镇的福润全羊,正值午饭时间,大院里停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私家车。店内熙熙攘攘,服务员将热气腾腾的全羊汤端上桌,客人们用勺子搅动,大块的羊肉、各种零碎的羊下水翻转起来,香菜、葱花融入其中,略带腥膻的独特香气飘满整个大厅。厨房内,几名厨师切羊肉、盛羊汤,十分忙碌;两口大锅热气腾腾,锅内羊汤翻滚,鲜香的味道弥散出来。
“经常有外地游客来吃后意犹未尽,临走还要再买一些带走,所以我们开发了全羊汤、手抓羊肉等预制菜产品,深受欢迎。”福润全羊老板许振伟说,当地发展临朐全羊预制菜的企业和店铺已有十多家,让这一传统的产业焕发了新春。
精致果蔬是临朐创新预制菜品类的重要方向,目前较为成熟的有山楂制品、山柿制品、板栗制品等。“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我们的山柿生长在狭长的山嵧子里,昼夜温差大,甜度高,用这种柿子制作的柿饼,香甜软糯,不涩口。”在五井镇隐士村,电商销售平台主播郭磊正在卖力地“吆喝”。
“我们打造了1.5万亩的隐士山柿产业园,年产柿饼700万斤,并发展柿子酒加工作坊3家,柿子煎饼加工户10余户,还有电商经营户60余家,柿子产业链条不断拓宽。”五井镇镇长辛伟说,该镇仅柿子产业一项年产值达到1亿多元,柿饼加工户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聚焦美食文化,临朐依托资源禀赋、文化底蕴、产业基础,扎实推进农特产品资源产业化转化,不断拉长美食文化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动力。
水润朐城 业兴民安——这里交通便利、生活宜居,诗意栖居陶然自得
来临朐,必然要来“齐鲁天路”临朐段打卡。沿着嵩山一号大道驶入,沿途一路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景色秀美。漫山林木郁郁青青,不时有受惊野鸡从树丛中掠过。
很难想象,如今的“齐鲁最美田园”淹子岭村,曾几何时偏僻闭塞,五道山梁夹着三条深沟,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且以山岭薄地居多,村民收入地里来地里去,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待字闺中的山旮旯村,如何成为了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守着青山绿水,惯于土里刨食的农民,又是如何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生态饭”?
随着天路的打通,淹子岭村之变由此开始。一波波的游客纷至沓来,慕名来淘“山货”的游客大有人在,村里陆续建起了小米、蜜桃等特产门店,蜜桃等旅游附加产品让村集体收入“水涨船高”。
每到五六月份,从临朐县城沿着齐鲁天路主线出发,行驶至九山镇薰衣草主题公园,只见公路东侧一大片开阔扑面而来,让人一下子就徜徉在一片紫色花海之中。
“九山薰衣草小镇所处的双雀山与法国普罗旺斯、新疆伊犁处在同一纬度,土壤的酸碱度、矿物质成分、电导率等指标非常相近,具有培育种植薰衣草的天然优势。但由于地处山区,过去由于交通路网薄弱,通达率不高,致使薰衣草一直叫好不叫座。”跟记者同行的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好了,公路通达了,特别是在齐鲁天路的带动下,薰衣草走出大山,广开销路。”
一路走来,一路花开。如今九山薰衣草小镇已培育出“交通+旅游”“交通+康养”“交通+研学”等多种新业态,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带动了当地农村发展和周边群众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水润朐城 业兴民安。除了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位于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交汇处临朐,长深高速贯通南北,济青高速横跨东西,克黄、黄海等6条国省道纵横交汇,公路里程达2900公里,到济南、青岛仅1.5小时,距北京3个小时,美好朝发夕至、远方触手可及。在临朐生活,随时都能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临朐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文历史博大精深,乡村物产资源富饶,山村风景秀丽别致,欢迎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旅游打卡。”临朐县委副书记、县长陈诚发出诚挚邀请。
编辑:李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