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强化儿科服务供给 织密儿童健康“守护网”
新东城报  昨天 20:03

  本报讯(记者 马昕竹)秋风渐紧,气温骤降,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为保障儿童就近享受诊疗服务,东城区加大基层儿科诊疗服务供给,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北京市可提供儿科夜间诊疗服务的88家医疗机构(含分院区)中有8家位于东城,全面织密儿童健康守护网。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东城区出台《东城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着力加大基层儿科诊疗服务供给,扩展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规检验检查、输液治疗、取药转诊等服务项目,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持续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目前,东城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提供儿科常见病诊疗服务。其中,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门诊颇具代表性,自2022年7月14日开诊以来,已成为辖区内超2.1万名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的“健康近邻”。

  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门诊,初衷便是直击“看病远、排队久”的痛点。一方面满足儿童就近就医的需求,尤其是在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能快速得到诊疗;另一方面分流三级医院压力,通过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让大医院集中资源应对疑难重症。如今,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平均每日接诊儿童患者20人左右,可提供血常规、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等多项检验项目、X光检查,以及雾化、中医小儿推拿、膏摩等治疗服务。医护配置上,除1名儿科主治医师和1名儿科护士外,18名西医全科医师、13名中医全科医师及28名护士均可协同为儿童诊疗,30余种儿童常用药供应稳定,高发季还会提前备货、灵活调配,保障用药需求。

  此外,针对不少家庭“夜间看病难”的实际需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指导本市已开设儿科的医疗机构增加夜间儿科急诊服务供给,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保证儿童及时得到医疗服务,缩短等候排队时长。截至目前,本市可提供儿科夜间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含分院区)共计88家,其中有8家位于东城区。

  自今年6月常态化开设儿科夜间门诊以来,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已成为不少家庭的“夜间健康驿站”。这家医院的儿科夜间门诊服务时间为每晚的5点到7点,地点设在门诊楼3层,与日间儿科门诊位置一致。流程上,挂号、缴费可通过急诊窗口或自助机完成,取药在急诊窗口(草药需次日领取或寄送),检验检查走急诊通道,既节约人力成本又提升效率。除了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胃肠炎等常见急症,儿科夜间门诊还能够满足亚急性、慢性疾病的诊疗,如过敏性鼻炎、厌食、腹痛、便秘、多动等,这些疾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疗程的治疗,儿科夜间门诊能够同时提供中药内服与外治治疗的综合干预手段,为学龄期儿童提供与上学时间不冲突的就诊与治疗时间,更有利于慢性疾病的长期综合管理。尤其是中医外治,如中药膏摩、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等,受到周边百姓的欢迎。

  自开诊以来,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夜间门诊日均接诊20至30人次。曾有一名哮喘急性发作的孩子,下午放学后来就诊时满肺哮鸣音,医生在夜间门诊及时治疗并观察至晚上7点,后续一周孩子每天放学后复诊,最终病情稳定,避免了住院带来的经济与心理负担。还有过敏性鼻炎、慢性腹痛、厌食的患儿,通过这里的夜间中医诊疗,不仅病情好转,体质也明显增强,往年容易反复感冒的现象在今年换季期间也没有出现。此外,急诊药房可即时提供西药、中成药,检验科能快速出具血常规、CRP(C反应蛋白)、呼吸道病原等常规报告,全方位保障夜间诊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