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千家万户,北京供水服务“硬杠杠”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3小时前

  北京市地方标准——城镇公共供水服务规范正式发布。

  咱家自来水咋报装?水压够不够?报修后多久能上门?供水服务咋样才能算“合格”?……

  今后这些您关心的供水问题都有了明确的“北京规范”!

  近日,北京市首部专门针对用户的公共供水服务地方标准——《城镇公共供水服务规范》(简称《规范》)正式发布。从你打开水龙头的那一刻起,水质、水量、水压,甚至投诉处理速度,都有了专属北京的“硬杠杠”。该《规范》由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管理,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市自来水集团等单位共同起草。

  

  01

  从“保供水”到“优服务”的升级

  过去,北京公共供水服务评价主要依据的是国家标准《城镇供水服务》(GB/T 32063-2015),本次发布的《规范》更适用于北京公共供水形势特点,主要针对新时期北京供水服务的客观需求,它的发布不仅是对供水服务的“规范化管理”,而且标志着北京供水从“保障基本用水”向“提升服务品质”的转变。

  《规范》结合城镇供水行业特点和我市实际需求,经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从供水质量、服务要求、应急处置、信息公开和服务质量评价5个维度设置指标,系统规范了城镇供水服务质量中的水质、水量、水压、供水信息透明度等重点服务要求,并设立了16项细化评价指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北京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供水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规范》构建了全流程服务体系,三大突破让服务“透明可查”:首次明确量化了居民普遍关心的水压合格标准,让用户对供水服务有了更清晰的预期和监督依据。其次,对供水单位的各项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量化,涵盖从报装、抄表收费、售后、投诉处理、应急处置等全流程,推动服务过程标准化、透明化。此外,各项服务指标均对标国内先进水平,多项指标在国内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北京供水服务的高标准。

  02

  “磨”出来的民生保障

  本《规范》适用于我市城镇公共供水单位通过公共供水设施向用户提供的供水服务,精准回应了当前供水管理中的诸多实际难题。“一方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明确供水单位服务边界与标准,减少企业用水环节的沟通成本;另一方面直接对接接诉即办管理需求,将居民高频咨询的水压、维修、收费等问题,转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服务指标,让问题解决有章可循、有理有据。”供水服务科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

  此次《规范》的制定,是对北京市公共供水服务标准的系统规范,也是对行业评价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有助于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筑牢“水保障”。

  

  为确保《规范》的科学性、实用性与严谨性,编制工作始终坚持专家引领、精益求精,历经多阶段细致打磨。2022年,编制组率先开展北京市供水行业服务规范指标体系专项研究,并在全市范围开展供水企业服务评价调查,夯实理论与实践基础。2023年正式立项启动地方标准编制工作,组建专业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去年年初至今,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结合专家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历经初审、复审、终审等多轮严格审查,最终形成定稿并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