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引领到规则引领,北京市成立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6小时前

  

  为落实《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进北京市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10月30日,北京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来自北京市人工智能领域优势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会议。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致辞,他表示,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纽带,对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行业应用迭代升级、产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政策引领、技术突破、场景驱动、生态协同”的良性发展格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第一城”。作为北京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行业主管部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积极支持标委会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聚焦产业需求,加快标准研究步伐;强化标准实施,培养标准化人才队伍;增强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郭肖杨宣读北京市人工智能标委会成立公告并讲话。他希望标委会立足首都发展需求,尽快建立北京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推动出台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上举行了北京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暨授牌仪式,并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孙文龙,北京邮电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教授何召锋等委员颁发了聘书。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从左往右依次是龚维幂、黄铁军、王金桥

  黄铁军作了题为“标准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桥作了“多模态大模型迈入主动交互新时代”的主题分享,介绍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会议期间,在主任委员黄铁军主持下,标委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标委会章程、工作计划等重要文件,与会委员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黄铁军作总结讲话。

  北京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是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北京市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标委会将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行业主管部门支持下,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为推动北京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