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捕条大鱼有多难?密云用一台装置给出了“优雅答案”
顶端新闻客户端  6小时前

  日前,以“智慧渔业新场景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北京智慧渔业新场景现场观摩会在密云区聚盛源养殖场举行。集中展示鲟鱼养殖行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北京渔业向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本次观摩会由北京市智慧农业创新团队、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主办,通过与会领导和专家老师们的现场观摩和体验,开启了聚盛源养殖场和中国农大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的企研学合作。

  观摩会上,“超大型鱼起捕装置”的现场演示,成为了全场焦点。在聚盛源养殖场,与会嘉宾亲眼目睹了该装置高效、平稳地起捕巨型鲟鱼的过程。这一创新装备不仅大幅降低了传统人工起捕的劳动强度和风险,展示了智能装备在现代水产养殖中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引得现场赞叹连连。

  在随后的主题会议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李道亮教授系统介绍了团队在数字渔业领域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农业大学现场向北京聚盛源养殖场场长张玉柱颁发了研究生导师聘书,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李道亮:实际上我们就是把这个学生的科研就落到这个养殖的现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论文写在渔场里,我们这里有很多成果,包括水质的监测,鱼卵的我们叫它坏蛋的识别实际上就是不好的品质的鱼卵的剔除。

  北京聚盛源养殖场副场长贾利志:中国农大这边教授他们这个团队也是结合企业的特点,再研究一种机械化的自动化的挑选(鱼卵),这样更容易提高我们这个工作的效率,也能够增加好卵的筛选度。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以物联网、智能装备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智慧渔业,是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希望更多像“超大型鱼起捕装置”和鱼卵挑选这样的新技术、新成果在京郊大地上落地生根,为首都市民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水产品,同时守护好京郊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