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孙镇镇
《哪吒2:魔童闹海》炸裂电影春节档,无论画面、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刻画,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评,票房也是一路飙升。细心的人会发现,电影中融入了许多中医药元素,比如在陈塘关百姓需要治病时,李靖求药、申公豹来回采买,都体现了千年传承的中医智慧。然而,《哪吒》系列中与中医有关的“小细节”远不止于此。
日前,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孙金花为大家解密《哪吒2》电影中蕴含的中医文化和智慧。
1.混元珠。此乃元始天尊以天地灵气孕育提炼而成,包括魔丸和灵珠,这也是哪吒故事开始的源头。哪吒是魔丸转世,是魔气聚合体形成,拥有邪恶和破坏的力量,性格暴躁易怒,代表“阴”的一面。敖丙是灵珠转世,象征着人性最纯净的部分,代表着光明、正义的力量,性格冷静内敛,是“阳”的一面。所以混元珠其实就是中医阴阳对立统一的代表。
另外影片中哪吒和敖丙形象,一个一身红装,脚踩风火轮,手持紫焰蛇矛火尖枪,身绕七尺火红混天绫,性情暴烈,一个蓝衣翩翩,沉静如水。两者看似水火不容,但又既济共生。两部哪吒影片中塑造了很多两人对战、互相扶持的情节。如哪吒魔性发作,失去心智欲刺杀父亲,敖丙将其阻拦。敖丙欲沉陈塘关哪吒拼尽全力抵挡,但在天雷来临时两人携手共抗等等,无不体现着看似水火不容,实则既济共生的理念。
2.乾坤圈。控制哪吒魔性的乾坤圈其实就是中医基础理论“金克木”的写照。木对应中医“肝藏象”,肝火旺盛的表现最典型的就是急躁易怒。哪吒性格暴躁,其实就是肝木气盛的表现。乾坤圈是圆形,且具有收敛、坚硬等与五行之“金”相类似的特性。哪吒邪恶、魔性的一面用乾坤圈压制,正是“金克木”的具象体现。
3.哪吒肉身重塑,这里面可以提取到数个中医元素。首先就是肉身材质——莲藕,这里暗含中医“取象比类”思维。莲藕中空有丝,藕断丝连,就跟人体的血脉、经络一样,另外莲藕是纯洁与坚韧的象征,哪吒从成见中的“魔童”到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的蜕变,与之极为相似。其次是银针。影片中太乙真人用银针为哪吒重塑肉身的这一情节设计源于中医针灸理论,银针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工具,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功效。太乙真人运用银针,不仅修复了哪吒受损的躯体,更赋予他新的生命力,展现了针灸的神奇功效。
4.中药清单。影片中被围困的陈塘关百姓急需救治,李靖留下一张中药材清单:三七、蒲黄、冰片、血竭、红花、当归、苏木、黄精……申公豹第一时间采买送回。其中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蒲黄活血化瘀、止血,冰片开窍醒神、清热解毒、镇痛止痒、安神定志等,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苏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这些药物均适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及风湿痹痛等症状。
另外还有哪吒魔气发作时皮肤下流动的暗红色纹路与脉络,太乙真人点燃艾草施救陈塘关中毒百姓等等,无不透露着中医文化的缩影。
东方哲学的生命力在不断复兴,传统文化的基因在觉醒中生长,祖国医学这个承载千年东方文明的瑰宝,相信也会在热映的《哪吒》中强势崛起,它并非供奉中的龛盒,而是一直以来为我们保驾护航的铠甲。
通讯员:高光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