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珊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及气候的变化,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也愈加困扰着家长及宝宝们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过敏呢?
山大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专家介绍,过敏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学免疫反应,表现为当机体接触某种过敏原后,没能及时辨别而误认为他们是有害物质,由此产生了抗体,从而出现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引起各式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眼痒、流泪、湿疹、荨麻疹、咳嗽、喘息、呕吐、腹泻等。
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其中食物类包括鸡蛋、牛奶、小麦、大豆、花生、坚果、鱼、贝类等;吸入类过敏原包括尘螨、霉菌、花粉、动物皮屑、花粉、蟑螂等。
过敏原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过敏原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sIgE检测。皮肤点刺试验很简单,在手臂上滴一滴过敏原液体,然后用点刺针轻轻扎一下皮肤表面。要是对这种过敏原过敏,15分钟左右扎针的地方就会红肿、发痒,像被蚊子叮了一样。这种检测方法很受欢迎,因为操作方便、价格实惠,又安全有效,灵敏度也高。而且孩子不会太遭罪,检查完马上就能出结果。不过,如果正在吃抗过敏药、激素药,或者皮肤状态不太好,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血清sIgE检测:抽取患儿静脉血,检测I型变态反应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浓度。其优点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敏感性、特异性、安全性均较高;不受患者年龄、皮肤状况、用药状况、疾病状态等限制;可以定量检测;其样本可长期保存。但其价格较高,耗时长,且需要静脉穿刺,对小宝宝是一项挑战。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时提示为致敏状态,sIgE水平越高或者皮肤点刺试验风团直径越大,与临床过敏性疾病越相关,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但诊断时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如无症状,不能认为是过敏。结果为阴性时,可以很大程度上排除被测过敏原造成的过敏,但仍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如果过敏原检测阳性该怎么办呢?
1)如果筛查结果是阳性,而且有一些过敏表现,首先要判断宝宝的过敏反应是否与检测到的阳性物质有关,针对阳性过敏原,可让宝宝先回避接触2周,然后逐个接触试试看,只有回避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再次接触后再次发病的过敏原才是真的过敏原。
2)筛查结果是阳性,但宝宝经常接触或食用过却没有过敏表现,这就不能说孩子对这个“过敏原”是过敏的,仍可以接触或食用这种物质,但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则应暂停接触或食用。
3)筛查结果是阳性,小宝从未接触过或食用过该物质,建议暂时不要让孩子去试着接触或吃这类食物,如有必要,可在3到6个月之后,按照食物过敏属性的强弱,先弱后强,逐一少量尝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边试边观察。
4)筛查结果是阳性,小宝有相应的过敏反应,严重者应回避接触或食用该物质,轻者可回避3到6个月后,少量尝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边试边观察。
相信通过以上简短讲解,宝妈宝爸们对过敏原检测怎么做及怎么判断过敏有了一定了解,让我们一起携手维护宝宝们的健康吧。
通讯员:张赟 校对:刘恬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