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柑橘小镇的焦虑——关税海啸中的国别观察
新华社  11小时前

与往年四五月一样,在南非西开普省小镇锡特勒斯达尔,人们开始采摘包装柑橘类水果。一箱箱柑橘将在这里装进开往港口的冷藏货车,随后运往美国,出现在各大超市货架上。

与往年不同的是,美国关税政策阴影下的锡特勒斯达尔正陷入“巨大焦虑”。4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对南非输美产品征收高达30%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后宣布暂缓执行关税措施。

南非是世界柑橘重要出口国之一。仅2024年,南非就向美国出口近10万吨柑橘。对美柑橘出口给南非带来约1亿美元收入和超过3.5万个工作岗位。南部非洲柑橘种植者协会指出,高关税下,每箱南非柑橘出口成本将增加4.25美元。

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使相关从业人员陷入两难境地:一面焦虑地等待靴子落地,一面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也难以制定未来计划。在林波波省、东开普省和西开普省等南非柑橘主要产区,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正在显现:化肥采购被推迟,种植计划被搁置,临时工的工作相比往年减少。

南部非洲柑橘种植者协会主席赫里特·范德默韦不无担忧地说,美国关税重压下,锡特勒斯达尔这样的城镇将面临“失业率增加,甚至经济全面崩溃”的风险。

锡特勒斯达尔的遭遇只是缩影。除柑橘、葡萄酒等农产品外,南非另一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也正遭受美国关税冲击。4月3日,美国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正式生效,令本就陷入困境的南非汽车制造业雪上加霜,宝马、福特、梅赛德斯-奔驰、日产等汽车制造商在南非的工厂可能缩小对美生产规模。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和出口减少可能迫使供应链外迁,导致失业增加、产业链动荡及投资信心受损,阻碍行业创新。

美国关税政策还将给南非的化工、矿产等部门及行业带来严峻挑战。南非主要银行均下调了南非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日前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南非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1.0%。

南非政府及工商界均认识到加强经济韧性和贸易多元化的重要性。南非工商界普遍呼吁拓展多元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以及贸易、工业和竞争部日前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内外发力,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强与亚洲、欧洲、中东等市场合作,同时利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促进非洲内部贸易,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赢。

“南非柑橘的旅程曾以美国超市的水果货架为终点,如今却可能终结于冷藏库或加工厂,不是因为病虫害或干旱,而是被全球政治的动荡所压垮……”南非《马弗里克日报》刊文指出,从采摘到抵达美国商超货架,这段旅程从未像现在这样饱受政治因素的困扰,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前路不明。

编辑:曹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