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当日晚间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实施第九次试飞,试飞任务未能成功。
燃料舱泄漏 飞行器失联
本次试飞开始后,首次重复使用的“超级重型”火箭助推器发生爆炸,但第二级“星舰”飞船顺利进入太空。不过,在随后的测试中,“星舰”飞船未能完全打开侧舱门部署模拟卫星,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对飞船的控制。
SpaceX确认失去对“星舰”飞船的控制后,决定不再尝试重新点火。“星舰”飞船将在不受控条件下坠入大气层,预计其残骸将落入印度洋水域。SpaceX发言人指出,失控的原因是一部分燃料舱系统出现泄漏。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27日表示,“星舰”第九次试飞未能成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公共财产损失。
据统计,此次试飞未达成的目标包括:验证星舰飞船热防护系统的可靠性、测试印度洋受控溅落技术、部署8颗模拟星链卫星等。
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故障诱因“截然不同”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火箭助推器,第二级是“星舰”飞船,两级均设计为可重复使用。该火箭的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
在今年1月和3月进行的“星舰”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箭”回收,但第二级飞船都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
美国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得克萨斯州南部进行了“星舰”重型运载火箭的第七次试飞发射。发射后该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又一次实现发射塔回收,在降落时由发射塔上的机械臂“夹住”,在半空中“捕获”回收。但火箭第二级飞船随后与地面团队失去联系。
在3月6日进行的第八次试飞中,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星舰”火箭的第二级飞船“快速意外解体”。该公司随后表示,飞船上升期间尾部出现“能量事件”,致数台“猛禽”发动机失灵,最终导致飞船失联、解体。
据介绍,第八次试飞任务重点是继续尝试上次试飞未达到的目标,包括“星舰”在太空进行卫星部署模拟演练等。由于飞船解体,部分任务目标无法实现。
SpaceX特别指出,尽管第八次飞行事故与第七次发生时段高度相似,但两次故障诱因“截然不同”。“第七次飞行后实施的谐波响应与舰体顶部防火改造措施,在第八次故障前均按设计运行。”
首次复用超重型助推器
尽管再次失败,此次试飞并非毫无意义。SpaceX表示,第九次飞行的重大突破在于首次使用经飞行验证的超重型助推器。相比“猎鹰”火箭助推器416次的复用纪录,这将是“星舰”首次复用超重型助推器。这次复用的超重型助推器曾在今年1月16日的第七次飞行试验中使用,并成为第二枚被“筷子”成功空中抓取的超重助推器。
“在人类搭乘下一代巨型火箭飞行之前,可能会进行数百次测试任务”SpaceX表示,团队将继续审查数据,并为下一次飞行测试做准备。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星舰”按计划完成了飞船发动机的停机,比上一次飞行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表示,后续将加快接下来三次飞行的火箭发射节奏,大约每3至4周一次。
在马斯克看来,目前为止“星舰”试飞的隔热瓦的性能参数最为关键,这决定了在重返大气层的高加热阶段能否顺利返航。他表示,这将是SpaceX实现快速可复用火箭的关键方面。最终,他希望尽快以高效的方式将人类送上火星。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澎湃新闻等)
综合编辑:刘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