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侯超

10月26日,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山东省户外运动产业资源推介会成功举办。本次推介会系统展示了山东在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方面的资源禀赋、政策支撑、品牌成果与融合潜力,向全国乃至全球呈现了一个开放、活力、绿色、创新的户外运动新高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经济部副部长艾郁,山东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栾风岩,中体产业集团财务总监、中体数科(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兴全,国内外户外运动知名专家、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梁强,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高文清、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蒋仁宏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栾风岩在活动现场致辞。他表示,户外运动产业是连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桥梁。山东坐拥“山海相拥、河海交汇”的优越自然条件,并依托深厚的黄河文化与齐鲁文化底蕴,在发展户外运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据统计,2025 年上半年,山东已成功举办受众500人以上的户外赛事活动698 项,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装备销售等关联行业直接经济效益达39.46亿元。以户外运动产业为代表的“多巴胺经济”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已成为推进山东体育强省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将户外运动产业作为推动体育强省建设、文旅融合及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形成“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地市落实”的一体化推进机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品牌塑造方面,山东以“好运山东”为主IP,构建“四沿两线”赛事体系,涵盖沿黄、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以及马拉松联赛、冰雪系列赛。2024年全省共举办各类赛事突破8万场,直接经济效益达83.41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151.29亿元,带动新增就业岗位9.71万个。2025年计划办赛超9万场,其中千人以上大型赛事预计突破500场,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带动能力与消费拉动力。

在场景建设与融合发展方面,山东已建成超2.2万公里健身步道、185个大型体育公园,拥有滑雪场、水上运动场地、航空营地、汽车营地等多样化设施,培育户外相关企业超1万家、协会俱乐部3600余家,户外运动人口突破3000万。同时,山东积极推动“体育+文旅+制造”融合发展,形成泰山、崂山等山地运动集群,青岛、威海等滨海运动带,以及多个航空运动与体育制造集聚区,持续拓展户外运动的价值边界。

本次推介会现场,济南市雪野综合户外运动目的地、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海上休闲运动项目、日照“飞驰自由人”自行车项目、东营世界匹克球联盟小镇、烟台幸福湾活力海岸、泰山九女峰山地户外运动公园、2025威海100超级越野赛等一批优质项目集中亮相,覆盖海、山、林、湖、城等多维场景,展现出山东户外运动资源的广度与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市与烟台市已成功获评2025年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分别以“海上户外运动”与“山海户外运动”为特色,进一步巩固了山东在全国户外运动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好运山东,诚邀天下客;无处不户外,静候知音来。”面向未来,山东将继续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创新的理念、更完善的生态,持续拓展户外运动的广度与深度,在中国户外运动发展进程中刻下坚实的“山东坐标”。
编辑:侯超 校对:李莉








